近幾年網上流傳著“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重新找回真實的自己”“去西藏洗滌心靈”,但是在我看來這些都過于夸大旅行的作用了,其實你出去玩一趟,回來后該做的事情還是在那里等著你完成,無增無減。
旅行,不能立刻改變你的生活狀態,該寫的文稿,該做的ppt,還是會在那里等著你。但是旅行會改變你的心境,潛移默化,一點一點的改變,和跑步一樣,你跑一天,根本就看不出什么變化,跑一個月,可能也就是精神好些,但是如果你堅持跑一年、兩年,慢慢地你就會看出不同了。
1.對事物的認知
很多東西,事物,無論你怎么看書、看電視,不身臨其境是很難意會的。
比如在柬埔寨大麻是合法的,人們用來烹飪食物。當我吃大麻披薩吃得飄飄欲仙時,那一刻,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當初中國那么多人染上了吸大麻,因為那種感覺實在是太特么地爽了。以前看書知道吸大麻會上癮,但是書本上只能帶給我一種描述,無法帶給我感覺。
2.摸得著的事物更容易撞擊你的思維,更可能會使你改變
有人說,若不讀書,行萬里路也不過是個郵差。但是我想說,讀書和旅行真的不太一樣。你讀一本書,相當是閱讀作者的生活財富,但你會始終覺得作者離自己很遠,你夠不著這樣的生活方式;
但是如果你在旅行中遇到一個旅友,你們交談,你知道他一直旅行,沒有停歇過,你問他經費從何而來,他告訴你,他不過是一個程序員,每天利用四個小時敲代碼,剩下的時間就自由安排了,在你面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跡天涯”的例子,如果這正是你想要的生活,那你就不再覺得離你遠了,你覺得這是伸手夠得著的生活方式。
V先生就是由于4年前在路上遇到一個人,這個人讓他改變了生活方式,從朝九晚五的辦公室工作,換到可以自由安排工作地點的網上辦公,而且工資漲差不多10倍。
3.變得更加好奇世界
看完了千年吳哥窟后,我還想去埃及的看金字塔,去肯尼亞看動物大遷移,去土耳其坐世界上最美的熱氣球,去約旦趟在死海上看書,去看看酷似中國70年代的朝鮮...
這些聽起來很遠,遠得有點像做夢;但又很近,因為你身邊的朋友們就在經歷著。他們的存在告訴你,這一切都有可能。是的,我6月份就要去土耳其了。
4.英語口語變好
大學時候的我英語四級剛剛過,六級考了兩次沒過。大四臨近畢業那一段時間,一個人跑出菲律賓,用的最多的是身體語言,偶爾會用幾句蹩腳的英語,但是也是因為那一次旅游,我知道了couchsurfing,知道回國后,參加couchsurfing的同城活動,慢慢地認識一些外國朋友,漸漸地開口說英語了?,F在英語比大學時好多了。雖然,六級沒有過,但是也沒關系,能交流就好。
5.氣質變好
旅行可能會讓你變黑,變瘦,但是這不影響你的氣質,氣質這東西是由內而發的。當你見識廣了,你的談吐會變得不一樣,你的笑容也會變得更加有自信。
不要急于用一兩次旅行改變自己,因為沒人能通過健身一次,就有六塊腹肌,慢慢來,一切都還來得及。也不要以為旅行能幫你找到人生的方向,你活了20多年都沒活明白,試圖用一次旅行找到人生的方向,是不是過分了。更加不要抱著旅行能讓你改變的目的去旅行,因為旅行本應該是一件輕松的事,隨遇而安,好好享受。
我:所以旅行使你改變最大的是什么?
V先生:在旅途中遇上了你,遇見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事。
我:你嘴那么甜,生活一定很善待你吧!
公眾號:長腿菇涼流浪記
INS:chilingcha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