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Tip - 溝通要有效,一定要先有這個認知

想要溝通順利進行,雙方一定要有「共同認知」。麻煩的是,每個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常理)都不盡相同。


比方說,A和客戶約時間談生意時,對方說:「那我們就約周一一早好嗎?」A答應了。然而,周一一早赴約時,對方卻遲遲未現身。「現在是什么情況?」A滿頭問號。后來才終于知道,對方說的「一早」指的是十點,而A卻以為是九點。

再舉個例子吧。某天主管斥責下屬B說:「客戶打電話來客訴了,你給我馬上去道歉!」B的理解是,主管要他今天之內向客戶賠不是,但其實主管是要他向公司內部的高層賠罪。


這樣的問題,不僅限于突發狀況,即使是日常工作,也可能會因為認知上的「小差異」而引發「大災難」。

有天C因為電車誤點導致開會遲到,他如實向主管解釋,沒想到主管卻大發雷霆:「你有沒有搞錯啊!這根本不算理由!」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他們對于「可容忍的遲到理由」認知不同。若放任這個問題不管,兩人之間的信任關系最終將出現裂痕。

一直像這樣,話說得不清不楚,雙方認知毫無交集,公司可是會大亂的!

要避免這樣的事發生,必須努力消除雙方的認知差異。

如果是和主管、客戶溝通,一定要先預設對方想的可能和你不一樣,你們之間并沒有所謂的共識。

當有這個認知之后,你就不會理所當然的認為,「他應該聽懂了吧」而減少溝通和說明。

用字有明確的定義

談到時間、地點、想要對方做的事,都要盡可能用明一確、具體的說法,例如把「剛才」換成「五分鐘前」,或是把道歉的作法說清楚、講明白。

讓步和說服,找出共同認知

有時,我們需要藉由讓步,或是強力說服,讓自己或對方往「共同認知」來移動。這表示你需要接受某些「不合你心中的常理」,有助于擴大你對于世界的想象,幫助你和更多人溝通、找到共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為什么世界總不聽話 人們總是希望這個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運轉,希望身邊的任何人都聽從自己的安排。事實上你會發現,讓別...
    靜888閱讀 12,370評論 1 45
  • 杯中酒映綠松影,山間蕩回百鳥聲。 一池天水懸仙境,雪蒙峰顛白頭翁。
    請叫我小參酒閱讀 121評論 0 0
  • 明月長空,玉箋薄涼飄飛雪。人閑小院,憶往昔笑謔。 可恨如今,到底誰難卻。江湖夜,收拾殘酒,夢幻與昨絕。
    李大柘閱讀 190評論 0 2
  • 中午的太陽還有些熾烈,芬芳跟小莉他們三四個人一起吃飯,擠在一張桌子的邊上。好像土豆絲有點咸,芬芳覺得口渴,想喝水、...
    遇見英語閱讀 380評論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