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pos圈特約作者扔蛇郎君原創丨轉載請注明出處
我們先來說下為什么pos交易都是T+1到賬的?
因為pos交易的本質是商戶使用了由第三方收單公司提供的pos終端進行支付交易。
由第三方通知賣家即商戶貨款到達、進行發貨;買方檢驗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給賣家,第三方再將款項轉至賣家賬戶。中間有一定的時間來保障雙方交易的公平性和安全性。這中間的流程為下圖:
首先是POS機終端發送交易請求,pos終端將交易請求轉發至發卡行,發卡行授權后,賬戶扣款并反饋給POS終端交易結果,發卡行扣除發卡行手續費后將資金清算至銀聯,銀聯扣除手續費后將剩余資金清算給收單行(或第三方公司收單方),收單行在日終批處理時將手續費記到收入賬戶(賬務統計要求),最后第二天將扣除手續費的交易資金劃至商戶結算賬戶。
也就是說銀行卡收單業務規定,按照清算流程和保障雙方交易的公平和安全(這段時間允許持卡人與商戶間有爭議或撤退交易)pos的交易結算周期一般約定的時間為第二個工作日結算,所以是T+1到賬。
還沒有T+1到賬的商戶資金屬于什么性質呢?
在消費者與商戶交易達成后,但資金尚未到賬的情況下,該資金屬于客戶備付金,央行發布有(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暫行辦法)以約束各支付機構,這錢是商戶的錢,利息可以給支付公司,但必須要按照規定進行存管,不得以任何方式挪用。
那么T+0是從何而來的呢?
所以嚴格說來,正規的一機一碼辦理的pos機,都會是T+1到賬,沒有第二種到賬方式,銀行之間需要軋賬期,所有宣稱T+0到賬的pos機,實際意義上屬于你的那筆交易資金還未到賬,為什么錢會到當天立即就到賬呢?是因為收單方進行預付墊資的。這是不是好事呢?對于廣大商戶從到賬速度上來說當然是好事,但是隨之會產生諸多問題。
會產生哪些問題呢?
A:拒付率猛增(你刷的交易,銀聯是按T+1結算給收單方的,實際上還未到賬,如在此之前拒付容易成功。),如果是刷卡頭,調單難度大,雖然有電子小票,但簽名準確性根本無法核實,屬于掩耳盜鈴的行為,對于不懂的人有一定震懾作用,實際則意義不大。
B:隨之而來的還有跳碼問題,會讓一筆真實交易因為利潤關系變成虛假交易,你的POS簽購單與持卡人賬單永遠無法對上,支付公司的跳碼原則一般是根據單筆交易的大小來定的,較小的交易額,沒有利潤的交易額,試情況由系統設置成跳或者不跳,較大的交易額,因為利潤足夠大,基本都會跳到準備好的成本費率低的貌似真實的商戶名下。
C:眾所周知T+0的利潤非常大,現在基本二清的都必須做T+0才能保證市場競爭力,但大家也知道,銀聯是不允許第三方支付公司私放收單通道的,市場上出現的,一切都是在暗中進行的,不能放在臺面上來,不能見光,放通道的跟接通道的雙方都只能看誠信做事,此種合作風險非常之大,一旦出問題(如上面檢查關通道,如出現二清公司無法承擔的拒付,如系統技術對接問題,如利益分配不均問題,如人員調動沒有接頭人等等)是極其容易讓跟著二清公司干的代理或商戶受到牽連,享受到無妄之災。讓當初的承諾變成一紙空文。
D: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T+0都不屬于收單業務,或者是一半的收單業務,截止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相關部門對此業務類型有個界定,也就沒有了監管,所有這中間產生的糾紛,都是各方自行消化的,說到這里,筆者越來越覺得祖國相關部門的無能,根本無法跟上商業社會發展,P2P的監管就是一個例子,各種監管缺失,各種投訴無門,結果政府只能一刀切掉!這是題外話,筆者最擔心的就是T+0業務墊資的這個錢的由來,只要是生意人都能想明白,這里面有二種錢很好拿來用,一種是他方出資,一種是T+1的客戶備份金。如果一個支付公司一天凍1個億的資金拿來墊資T+0,想想能純賺多少?但此種行為有沒有違反了央行發布的(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管理辦法)呢?不得而知,還有沒有別的玩法呢?太多了再說會被人搞的,筆者只知道,你們玩來玩去,玩的錢都是商戶的,如出事,倒霉的還是商戶和下面人!
pos圈在這里呼吁央行,請將T+0業務盡快納入管理監管范圍,讓支付公司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開展創新業務,讓人民群眾在知情安心的情況下,使用pos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