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葡萄牙波爾圖,
杜羅河上的船只來來往往,
一個年輕女孩來到這座城市。
她遠遠望見一座僧侶塔的燈光,
聽到陣陣鐘聲,
街上五顏六色的建筑鱗次櫛比,
仿佛來到一個魔法小城。
她就是剛剛26歲的無業游民:
喬安妮·羅琳。
大家更熟悉她的筆名:
J.K.羅琳。
羅琳在這里獲得一份兼職教英語的工作,
閑暇時間,
她漫步在河邊、廣場、街道,
滿腦子里想的都是她的魔法故事。
在波爾圖小城里,
她最喜歡呆著的地方,
是一家名為萊羅的書店。
這家書店在 2008 年被《衛報》
列為全球第三最美書店,
2011 年又被《孤獨星球》
評為全球最美書店之一。
古老又美麗的萊羅書店,
有著清新的白色外墻,
四周裝飾著新哥特風雕花。
走進大廳,
從地板到天花板,
書堆得滿滿當當。
最引人注目的,
是書店中央一條
蜿蜒向上的鮮紅色木質樓梯。
樓梯一直通向樓頂,
莊嚴又絢麗,
就像一條“通往天堂的階梯”。
從屋頂的彩色玻璃窗向外看,
是波爾圖純凈的藍天。
羅琳常常坐在書店二樓
那間小小的咖啡廳里,
構思著她宏大的魔法世界。
在萊羅書店中,
羅琳獲得了不少靈感。
她深深喜歡著這個書店,
所以以萊羅書店為原型
創作出對角巷里的那家“麗痕書店”。
“他們在一家名叫麗痕的書店里
買了哈利上學要用的課本。
這里書架上擺滿了書,
一直到天花板上,
有大到像鋪路石板的皮面精裝書;
也有郵票大小的絹面書;
有的書里寫滿了各種奇特的符號,
還有少數則是無字書。”
羅琳覺得書店中“天堂階梯”
是那么不可思議,
于是寫進書中,
成了霍格沃茨中神奇的移動樓梯。
霍格沃茨中的移動樓梯,
如果掌握不好容易轉動到你不想去的地方,
有時候樓梯甚至還會消失。
萊羅書店正式成立是在1906年,
這家書店的故事也是店主人萊羅兄弟的故事。
早在1894年,
約瑟和安東尼奧·萊羅兩兄弟
打算開始做圖書和出版生意,
勤奮又頗具眼光的他們,
看中了位于阿爾馬達街的夏多龍書店。
原房東埃內斯托·夏多龍意外離世后,
他們買下了這里,
進行了重新設計和改造,
才有了現在的萊羅書店。
書店的墻上用交織文字寫著
“Lello and Brother”(萊羅兄弟),
一旁還配有他們的信條
“Decus in Labore”(工作最光榮)。
《哈利·波特》中
也有一對勤奮又有趣的雙胞胎兄弟:
喬治·韋斯萊和弗雷德·韋斯萊,
愛惡作劇的他們
甚至開了一家“韋斯萊魔法把戲坊”,
專賣兄弟倆發明的搞笑物品。
不知道羅琳有沒有受到萊羅兄弟的影響,
才創作出如此充滿魅力的雙胞胎呢!
羅琳在波爾圖呆了兩年,
在這期間,
她陷入戀愛、經歷結婚,
迎來了一個小生命。
又在與丈夫激烈爭吵后,
在圣誕節帶著女兒離開波爾圖。
不知道離開波爾圖的她,
會不會偶爾回憶起
剛來小城時看到的高塔上的燈光。
如果這個場景被寫進書里,
頗有點像霍格沃茨的一年級新生入學時那樣,
乘船過黑湖,
遠遠地就能望見霍格沃茨城堡中的燈火。
哈利那時懷著對未知的憧憬和希望,
羅琳也是。
在波爾圖,
她經歷了人生的喜悅和悲傷,
寫下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前幾章。
后來,
哈利·波特成了千千萬萬人的童年伙伴。
或許正是因為書里摻雜太多羅琳的
經歷和感情,
所以她的魔法世界才這樣立體和可觸摸。
感謝這個叫波爾圖的小城,
即使羅琳在這里有過最心碎的回憶,
但是,
這里是給予《哈利·波特》靈感的地方。
在這里,
羅琳的魔法世界,
開始與我們相連。
(圖片源自網絡公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