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來一波問題,如果你中槍了,請接受我的質問。
1、睜開眼那一剎那是否恨不得重新開啟夜光模式?
2、起床那刻是不是已經把時間逼到了極限?
3、起床前半小時的最愛是不是床?
睡不夠的日子總是那么難熬,好不容易挨到了周末,睡完一天還是精神恍惚。
1、何謂起床困難
簡單說,早上起不來。大多數人都是前天晚上熬夜逼近零晨所致,甚至超過,最大一個特點就是“手機在手,天下我有”。
不得不說,夜晚憑讀對眼睛刺激特別大。手機屏幕里會不停閃爍著肉眼看不到的光影(用手機攝像頭對準手機屏幕呈現出來的跳動),而我們人的眼球天生就擅長捕捉光影,頻繁刺激眼內結膜,導致眼澀,干癢。閉上眼睛睡覺感覺前所未有的舒暢,但是有些人硬撐繼續煲劇、打機,致使后果更加嚴重。待到第二天早晨,睜開眼睛那一瞬間是酸痛的,加上大腦有絲沉痛感和眼皮有股沉重感。
要不是逼著上班,這樣的狀態能起來就見鬼了,就算世界末日的到來,他們也是不愿起的。
的確,起床困難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不愿起床。
據不完全統計,人睡懶覺的習性是一種很自然的生理現象。只是隨著不同人的認知、理性程度的增加,才刻意調整了生物鐘。但是當我們感覺到身體上或者心靈上疲憊的時候,不想起床只是本能反應,不順應,身體是要掏空的。
很簡單,人到二十七八的時候再通宵達旦,感覺是一種生死之約,而在讀書少洋洋灑灑一個通宵不成任何問題,這只是因為越年輕恢復越快。
但是,現在的我們,僅僅是因為這樣嗎?
2、難早起存在認知邊緣
與其說起床困難是疲勞和生理反應,還不如說是一種感性思維——逃避。
首先是逃避外界。據統計調查,82.4%的人厭倦上班的領導一天一個想法,做了的事又被全部推翻,整的心很累。這樣的狀態下麻痹自我,追求個人享受主義頗多,好好補補自己,便成就了晚睡的習慣。
同樣還有16.3%的人是無所事事和事情太多,堆積出來的心理焦慮。一下班就趕緊找方法接接地氣,拼命的吸吮著人間煙火。可人一旦忘我或盡情,精力是消耗得相當快速的,這樣一個個看似清醒的熊貓眼就養成了。
其次是自我規避。多數不愿起的人,本身就活在一個矛盾的個體中。面對著削弱更大向往的工作當中,但又不得不深處其中,只好自我感性的療傷。對外界的認知渠道稱之為雞湯,而自我的不改變成為理所當然。通常發出“要是我能做就不是這樣子”的呻吟,然后該繼續的繼續。這些人的認知在現實與假想邊緣徘徊,尤其是在空蕩的夜空,傳到空洞天際。
3、責任承載早起
人們常說早睡早起,但我認為,早起早睡才對。
早起不是簡單為了一種習慣,而是一種追求,說得更確切點,是一種責任。
現在普遍的人并不只是早起困難,而且早睡也同樣困難。相比之下,早起后面還有催著要做到事,而早睡,那就不一定了。心里總以為還可以再遲一小時睡,還可以再遲15分鐘睡,甚至還有的還會默默念叨,還可以遲3分鐘睡,看完這集就睡。這些統統都只是為自己不安的心找到一個合理的借口,等到凌晨過后,上下眼皮在親親我我的時候,這下終于扛不住了,可以睡覺了。
可能你或許都不知道晚睡,不僅僅是耽誤第二天精力這么簡單。晚睡就像潤滑油中掉了幾顆沙子,表面使用毫無影響,殊不知已深入內部磨損著機械鑲嵌面。
晚上十點開始,身體內各個器官要進行排毒,但是前提條件是熟睡。宿便便是晚間排毒之一渠道,一個正常成年人的宿便都是在早上起床解決的。
出現晚睡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早睡后面的事情完全自己掌控,不存在被催這因素。你知道嗎?這是一種嚴重不負責的表現。
試想想,你如果因過度透支而住院,你的家人怎么辦?別再想著休息下就沒事了,進入中年的你,身體一旦出現透支現象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損傷。你少活幾年甚至十幾年,完全沒關系,但是你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個體。
只想想身后的孩子,你為人父為人母,不該有義務教育和陪伴嗎?
早起只是開始,早睡隨后支撐,提高理性認知,負責孩子成長。
早起只是開始,早睡隨后支撐,提高理性認知,負責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