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講兩個我在育兒中使用二級反饋(賦能回應)
公式:事實+動機+感受
例子1:行為塑造【有禮貌】
有一次我跟女兒回家,進門換鞋的時候我順手把她的拖鞋拿給她。
女兒突然說了一句:“謝謝媽媽!”如果當時我只是對女兒說一句“不用謝!”那這次二級反饋的最佳時機就浪費掉了,于是我馬上運用學過的二級反饋。
“文文,你太棒了!媽媽剛剛發現你身上有一個很好的品質,你知道是什么嗎?”
“媽媽,是什么呢?”
“你剛剛對媽媽說謝謝,這種行為就叫作有禮貌。你知道這種品質意味著什么嗎?”
“不知道!”
“擁有禮貌是一種美德,有禮貌才會受到所有人喜愛,有禮貌是非常重要的”
“媽媽,我要有禮貌。”
行為塑造【耐心】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擁有耐心,能夠有持續的專注力。為此,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也一直在尋找各自方法。
終于有一次女兒在拼積木,由于積木需要拼的零件多,花費的時間比較長,但是這個積木的形狀又是她最喜歡的玩具,于是我和爸爸商量誰都不要去打擾她,直到一個多小時后,她順利的拼完了積木,并邀請我們去看,我馬上抓住了這次機會。
“文文,你太棒了!媽媽剛剛發現你身上有一個很好的品質,你知道是什么嗎?”
“媽媽,是什么呢?”
“你剛剛這么長時間在這里拼完積木,這種行為就叫作耐心。你知道這種品質意味著什么嗎?”
“不知道!”
“擁有耐心的人做事情不會輕易放棄,非常細心,不會亂發脾氣,會認真思考,大家都喜愛這樣的人。”
“真的嗎?太好啦!我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