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p>
錢穆譯:先生說:"君子,飲食不求飽,居處不求安,敏疾地做事,謹慎地說話,有能常向有道之人來辯證自己的是非,這樣可算是好學的人了。"
突然想起來《卡爾威特的教育》里老卡爾威特的教育方法,在卡爾威特幼兒的時候,并不是孩子哭鬧就給孩子吃的東西,不到吃飯的時候,堅決不讓進食。老卡爾威特認為,人不能依賴于食物,能量運用在食物的消化上,便少應用在問題的思考上,如果保持清醒的頭腦,就不要依賴于食物。亞里士多德也說過,“他們活著是為了吃飯,而我吃飯是為了活著?!?/p>
這些并不是讓人故意不吃飯,而是一個君子,不應該在意自己的安飽,如果刻意在意,就會無暇顧及其他的事情,君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亦樂在其中。物質上的享受只是暫時的,精神上的富足才是永久的。做到這些仍然不夠,做事還要敏捷,說話還要謹慎,這才是一個君子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