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作為旁觀者帶領自己成長

打卡Day2 15/ 07/ 2019

學會作為旁觀者帶領自己成長

前幾天有不認識的同學私信要幫忙做問卷,當時自己有很多事情做不想打亂節奏,打算晚一點有空了再說,結果今天做了之后回復才發現被拉黑了。想想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這樣子的事情了。 以前和詩寧聊天,就說到自己好幾次沒有和認識的人打招呼,后來,就被拉黑了。 其實自己一開始是覺得很納悶的,因為自己并不是有意去這么做的人,有時候遇到不太熟的朋友,自己作為輕度社恐患者經常采取的操作就是,假裝沒有看到。但是這種行為確實會給不了解自己的人留下一種“冷漠”的印象,能夠帶來的似乎也只有惡性循環,一開始也許對方還會對你懷有好感,但人都是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的,在發現你的冷漠之后,他們也會選擇冷漠對你。而如果在一開始就選擇打招呼或者微笑的話,情況就會有所不同。

其實在做出決定的當下,很多時候自己聽從的都是感受——“現在我不想做這件事情”,但是理智會告訴自己,你應該要去做的,你自己也知道要怎么做。所以說,從今往后,在處理人情世故的時候,嘗試更多地去聽從理性而非感覺。就像在工作的時候,你明明知道如何對待上司同事能給她們留下更好的印象,為什么要任性不去做呢?嘗試跟著理智走,而不是隨心隨性。

不要說什么“我不在乎別人的想法”,你確定這是你真實的想法?明明你還是很在乎別人的感受,害怕傷害到別人的。明明你也很在乎別人對你的感受,害怕自己受傷害。如果你本來是一個溫柔敏感的人,為什么要假裝冷漠和傲嬌?而且,作為一個成熟的成年人,你就是要不斷地鍛煉自己為人處事的能力,即使不能做到圓滑,也要待人有禮,給別人感受到基本的尊重。

也不要說什么“沒有人有義務去幫別人”,是的,但是你知道你不是這樣的人。如果一件事,就算拖延,你也還是會選擇去做的話,那為什么不從一開始就去做好?如果從一開始你就知道你會去回復別人,在一開始你就知道你會去給別人點贊,在一開始就知道你會贊揚對方,在一開始你就知道你會伸出援手,在一開始就知道你會心動……為什么不在一開始就去這么做?

不要假裝沒看到,你看到了,那就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是你一點也不想看到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