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偷的懶,都是給將來挖的坑

每周一在班里收學生作業的時候,都會有幾個學生交不上來。問其原因有的學生說放在家里忘了帶來,有的說忘了寫。而收上來的作業中還有一部分同學書寫很潦草,一看就是沒有用心去做。

當周末的作業是寫一篇作文的時候,這種情況更為嚴重,有的沒寫,有的直接“參考”例文,有的字數不夠。能認真完成作文的往往就那幾個成績不錯的孩子。

如果每次都作業都是敷衍了事,都拖拉不做,都不能保質保量完成,這樣的學生注定不可能成為成績優異的孩子。沒有付出,何來收獲?

只要是一個智商正常的孩子,如果學習成績差,究其原因,追根到底往往就是一個“懶”字。曾國藩曾說過,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因為懶惰,所以凡是遇到需要動腦筋的、需要動手的事情就不想去做了,上課不認真聽,作業不想去做,所以理所當然成了差生。

前段時間網上有篇文章《你幾年的放縱換來的是一輩子的卑微》,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現實,在當今知識經濟的時代,不經過良好的教育,想在將來依靠自己的能力取得成功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在學生時代每天都浪費時間,放縱自己,你偷過的懶,都是給將來挖的坑,一步步將自己陷入社會的底層。

聽朋友講過一個故事。他有一個高中同學,上學時候比較懶散,上課也經常遲到。雖然當時農村高中的教學質量不高,但是經過一到兩年的復讀,全班50多個學生幾乎都可以考上大學的。這個學習比較懶散的學生第一年不出所料得沒有考進大學。當其他同學沒有考上大學而選擇復讀的時候,他沒有去復讀,而是回家和家里人做豆腐,就是一個家庭小作坊,每天做出豆腐,他騎著自行車在他家附近的幾個村子里叫賣。一晃幾年過去了,這些參加復讀的同學也大學畢業了。畢業后有的做了公務員,有的在大城市發展,總之,他班里考上大學的同學沒有一個回到農村工作。

當他和大學畢業的高中同學再相遇時,大家已經沒有了共同語言,因為他們已經不是一個階層的人了。這個社會很現實,很功利。在一張桌子一起吃飯的人中,那個大家都給敬酒,像明星一樣被人圍著,找他套近乎的人往往就是非官即富,不會是那個社會底層的人。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學生時代就要把學習搞好,精進每一天,如果偷懶,未來一定會有一個個的“坑”讓你追悔莫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