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寫公文,你把鍋甩給了誰?快搜公文教你寫作公文的心法。
關于公文寫作的話題,在快搜公文的用戶群里每年都會被討論幾次的,每一次都值得再討論一遍的。
因為,我們的社會節奏變化的越來越快,不確定的因素也越來越多,很多人單位的筆桿子們就會對學習公文寫作越失去信心。
曾經,在學校的日子,我們的學習是比較愜意的,比較舒適的,在陽光明媚的下午,在圖書館里,捧一本喜歡的書,讀一段精品,喝一口奶茶或咖啡。
自從參加工作后,辦公室里永遠有寫不完的材料,交不完的公文,想學習點什么,也只是拿起手機閱讀一點“碎片化”的內容材料,很難形成完整、齊備的材料,甚至有很多人抱怨說,碎片化的內容反而降低了自己公文寫作的效率。
對于想快速、高質、認真寫好公文的人來講,碎片化似乎成了攔路虎,成了阻礙自己成長的障礙。但是,你又覺得,不看這些碎片化的材料,又該如何寫好公文呢?
關于公文寫作參考材料的問題,有兩個層面很是值得我們認真討論一下的,一個就是參考材料的碎片化上,第二個就是時間上的碎片化。
首先,內容材料的碎片化,你可能會覺得碎片的內容是不完整的,其實我想告訴你的是,知識一直都是碎片化的,公文寫作高手和新手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于能否將碎片化的內容材料搭建起來,形成一個完備的系統材料。
系統,一定是由碎片化的素材搭建起來的,一份公文,也一定是由充足的素材搭建起來的。一翻閱任何一篇快搜公文網站上的素材,若你下載了全文來看,你一定就會發現,任何一篇文檔,都像一本書一樣,分為一個篇章,每個篇章又有幾個小結,每個小結又有幾個段落。每個段落一百到三五百字,每個段落只講一個理論或一個示例,通過這個方式,構建起來了一篇完整的公文材料,供全國各地的筆桿子們參考和直接使用,得以幫助大家快速的完成公文寫作的工作,從而形成全國最大最全的公文素材資料庫。
為什么對于同樣是碎片化的公文材料,有的人總能寫的好,有的人就是不知道辦?
這里面的區別就在于,自己的心中有沒有一個明確的脈絡,一個清晰的框架來搭建這篇公文系統。
打個比方,這就像我們可以買到很多的磚、石、木材、鋼筋、水泥,但是你可以將其堆砌起來蓋成自己喜歡的房子么?
相信大部分的人是不會的,當手中拿著設計圖紙的時候,每一個材料才會有其應該去發揮價值的地方,將其歸位到應該去的地方,這樣日記月累,你心中的那個房子才能呈現在你的面前。
戰士沒有作戰計劃,行動將會忙亂而增加危險,最終很有可能完不成任務,甚至將自己的性命搭進去。
沒有系統的支撐,我們要完成的公文材料也不會搭建起來,材料還是材料,案例還是案例,都是一堆碎片化的內容。這也就是快搜公文張老師一直以來強調的那點:在學習公文寫作或開始公文寫作的時候,一定要在自己的心理種下一顆能夠“看得見的知識樹”。
讓你的這顆看得見的知識樹舒展枝丫,枝繁葉茂,開花結果,就是你學習公文跟寫作的意義所在。
那么,怎么樣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呢?
也許,你會說現在的工作量這么大,怎么還會有時間去專門學習公文的寫作?
那么我請你先停下來閱讀,認真的思考一下這個問題,認真的思考三秒,你真的沒有時間學習,真的沒有時間再成長了嗎?
如果沒有,你下班之后的時間都會做一些什么事情?
好了,時間到,如果你心里閃過一些你刷抖音的畫面,玩游戲的畫面,讀新聞看電視劇的畫面,那么我很抱歉的說一句,你錯了!
我們每天都是8小時的睡眠時間,8小時的上班時間,剩下的8小時是難得的時間,所以我們只能用這個異常難得的8小時來進行學習,來提升自我,來儲備知識和技能,為下一次“被組織追認的任命”做足充分的準備。
(說明:為什么是被組織追認的任命,可搜索《快搜公文給年輕文秘的五條建議》這篇文章查看)
時間對每個人是公平的,那么自律,就是我們改變自我,提升公文寫作能力的第一個前提。在自律的前提下,我們才能講快速學習公文寫作的方法。
要想學會快速,那么有兩點不得不重視,第一就是泛讀,第二就是建立思維模型。
如果你在快搜公文網站上下載了相關的素材,那么你可以用5min的時間略讀一遍文檔材料,再用5min時間總結歸納一下材料中的整體框架和核心觀點,其實這些內容都在文檔材料的首段、結尾段落和段首、段尾。
做完這些工作,再進入到每個段落的內容,如果是故事、案例或者講話內容摘錄,大可略讀或跳過,讀完后再記錄下自己的想法和疑惑。
這個時候,一塊完整不受打擾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需要對抗的是手機上不斷跳出的信息,面前閃過的人,外界的喧鬧和浮華,我們需要自己逼迫自己,讓自己進入到高強度、高注意力的學習和思考狀態。
這種狀態就是又累又很爽的一種學習和工作狀態,做完后好好的休息睡個覺,讓這些原本碎片化的內容在你的腦海中碰撞,產生化學反應,等你睡起來,你就可以構建自己需要完成的公文框架,這個大框架的過程,就是你建模的過程。一篇優秀文案、材料、報告和總結的質量,就看關鍵的這個動作了。
當然,光有泛讀和建模的環節是不夠的,你的知識之樹生長出來了,但是不夠健壯,應該再請公文類的專家修剪一下,或許還需要施肥。因為我經常強調這一點,我們的成長,大部分來自于自我的學習行為,多為工作中來,少部分來自于向他人學習,最后微量的部分來自于培訓課程。所以,除了自己前面的閱讀和建模之外,我們需要釋放出來一點時間向他人學習,參加一點培訓活動。
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到快搜公文網上多下載一些素材讀讀,和快搜公文網的專家老師溝通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和他們的思維多做一些碰撞,如果有機會一對一的溝通,千萬不要錯過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專家老師的只言片語,可能就是逆苦苦尋覓許久卻無果的東西。
當然,我們學會學習了,也只是完成了“輸入+內化=輸出”這個成長模型中的前面一半,后面的輸出并沒有得到充足的鍛煉。如果只是學了,并沒有練習,那只能說你只完成了一半,因為學習學習,就是學和習構成的,能夠輸出完整的內容材料,這才是見證你學會了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檢驗你學習成果好壞的證明材料。
人生最痛苦的莫過于我學過了,可是我現在不會。這就像你在海邊,心愛的姑娘在你的面前,你卻不會騎車帶她去兜風,滿滿的期待,卻滿心的遺憾。
總是學不好公文寫作,不知道如何使用快搜公文網上的各類素材,不要再尋找各種借口了,誰再向你說這個碎片化知識無用、沒時間學習,也許你可以將這片文章分享給他。
真正阻礙我們公文寫作能力成長的,是不專注,是不知道如何使用快搜公文網上的素材,不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