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花千骨最后一幕,男女主前后相擁于小舟望著前方,“好美啊,就叫這里畫骨峰吧。“
鏡頭搖到對面定格,柔軟的暮色中,漓江諸峰也依偎相連,錯身相擁,山脊繪就的線條順勢而下輕撫水波,如同也在相互耳語纏綿,或是亦如我們望著江峰般凝視舟人,暗自打量萬千年間朝圣的路人,又或者只是沉默,靜默,漓江不語,江影無情。
在這一瞬的電視鏡頭里,呈現的依然是那個倩影悠悠,隨意勾勒就足以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令人心顫,沉醉,讓人忘記剛剛忍受拖沓了三個月的大瑪麗蘇毀腦劇就這么隨便結了尾。
(二)
聶隱娘最后一幕,三人三衛背影消失在染著金光的草場,天地亦近暮色,但還有著沉睡前太陽奮力一照的壯美和溫暖,茅草高高搖晃,三人身影似遠了又近,失了又去。隨著主題曲響起,影院零星三五個人長舒一口氣,這部傳說中的”催眠神劇“隨著最后一幕悠長熾熱的完美畫面的定格終于鄭重的結束,左右看看有無人剛剛睡醒,好相視一笑。
在這百分多鐘的電影鏡頭里,每出現一次風景都定格至少15秒以上,樹聲,蟬聲,鼓聲轟鳴一片,猶如真是獨自走進荒山野徑凝視這純粹的自然,心中的震顫愈響愈烈。
聶隱娘擁粉者的一個重要說法就是這從頭至尾的完美畫面,無論是大陸的武當神農、平遙赤峰,還是日本奈良京都,臺灣宜蘭棲蘭,這東西南北的壯美風景如此貫徹全劇,讓人忘了其實故事只是發生在河朔一個叫魏博的小藩鎮而已。
唐傳奇原文太過驚奇,無邏輯無正義,不知是難駕馭還是難過審,導演就找了個80后編劇,改了個80后網文最熟的兩小無猜情深為執突生變節為大家舍小愛最后一方霸道總裁一方暗黑逆襲相愛想殺又放下的故事(這個套路也適用花千骨),拍完是突然醒悟這個故事的俗氣還是嫌小舒淇長的難看,竟然全全刪掉了少年戲份,使得全劇在改頭換面毫無驚奇后被生生剪成了傳奇。
但這些,真的重要嗎?一個完整有意義的故事,真的對電影來說必要嗎,導演又覺得重要嗎?在跳出了二維文字后,三維影像世界里,究竟需要什么,又最該呈現什么?
千余字的唐傳奇,改成現代劇本后也沒幾句臺詞,既然要拍成百余分鐘的電影,在連打斗也是瞬間高下,導演索性給了你最美的電影,懂不懂,主不在乎。
蒼茫草場,颯颯白林,靜謐水灣,云蒸古寺,以及不停隨風飄動的一切。
費盡周折定格的每幀完美,都是為了這大好河山。以及與這河山一樣沉默靜美、又飄逸決絕的內心俠情,這俠情叫晚唐,叫道心,也叫舒淇。
(三)
這樣的山水讓人深陷執念、被山水震顫的心讓人不能自拔,追尋一切有如山水的風骨,要走的道路,所處的世界,呈現的作品,身邊的人。
我們既不能假裝不認識去給甲天下的山水冠名,又不能把四方盛景收于一則故事呈現于熒幕,我們的執念也只有一個出口,旅行。
到最富盛名的地方去,到很多很多人去過都說好的地方去,到出現在小學語文課本里的地方去。到任何聽說過的,已經心生執念的別處去。
鳳凰,西藏,麗江,瀘沽,桂林,九寨,以及江浙無數小景和水岸,環湖繞海。在意義停歇的這兩年,腳步不想停歇。守著一個天下知名的水泡子,去看其他各種水泡子,雪上圣湖,蜿蜒江岸,五花碧落,白浪沙灘。
從自己呆膩的地方到別人呆膩的地方去,看很多人看過的風景,拍與大家相似角度的照片,發與大家差不多的感慨。這原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
山水不語,千年伴流云,四季戲風雨,他都在那里。一代又一代的人,踩著木屐或者開著電驢,為其注目,留其小影,水墨或者數碼,他的云遮霧繞、雨浮風輕的千面風姿銘刻不盡,他的濃妝淡抹、欲說還休的重重意境感受不完。你見他也許終一生是一瞬,他閱人千百年來長袍短褲已無數。
大劉說,終其一生沒有走出過家門是不幸的,還好我們可以想想宇宙。大劉又說,我們在黑暗森林封鎖的黑域里,孤其一生是最好的命運。
在我的無故事王國,還好風景尚未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