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的藝術就是在完成明確指定的學業的過程中培養出浪漫精神。浪漫精神必須得到培養,因為浪漫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和諧智慧中的必要組成部分;因為浪漫,理解才能保持活力,生命才會吸收工作產生的果實。”懷特海指出:任何大循環中都有無數的小循環,只不過每一階段的側重點不同。綜合運用階段的浪漫既是教育的最高要求,這一階段的浪漫不同于第一階段浪漫階段時期的浪漫。在經過精確階段大量知識的積累之后,對其進行主動的內化吸收并加以利用,真正的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形成智慧。懷特還所指出的當時英國學生的現狀即學生思維的僵化,同時也正擊中了我國目前教育的現狀,所以我們需要做的不僅是教會學生積累知識,更要教其運用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即“養成積極應用某個原理的習慣,才是真正地擁有智慧。精確階段是通過掌握精確的知識細節進而領悟原理的階段;綜合運用階段是拋棄細節而積極使用原理的階段。”
各種原因中斷了兩天,沒有讀書沒有思考,今天坐下來看書,腦袋好像銹掉一樣。間斷兩天之后看到鄭建業老師的新網師教師成長的三個追問,瞬間備受鼓舞。其實我是沒時間嗎?時間還是有的,有刷朋友圈翻微信的時間,這個時候身體怎么沒有不舒服?像以前那樣,把朋友圈關了吧!養成自律的習慣,沒事兒多翻翻我們的課程打卡群。看那些天天文章被置頂的老師,他們是怎么做到的?怎么彌補精神的空虛使其充盈,翻閱朋友圈?刷劇?換來的只怕是無盡的空虛。唯有讀書思考,這種高質量的活動才會讓人更加有生機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