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湘兆:自媒體內容寫作布局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和以前的學員宋聰明交流了,昨晚在QQ群里面看到發布消息,所以交流下,目前他正在利用軟文+淘寶客的形式操作項目,剛好我自己的博客內容上也需要一些案例來分析,于是多了一些觀點。

自媒體內容需求越來越大,從各大站長平臺上面的廣告就能夠看出,雖然我們能夠產生許多有價值的內容,但是這些內容的傳播又稱為了一個弊端,缺乏傳播渠道,因此我博客在建設的時候就啟用了助理幫助在各大傳播渠道上面進行發布,以達到最大的傳播效果。

從去年自媒體起來之后,我個人獲得了百強自媒體的榮譽稱號,不斷在耕耘著內容的創作,因為內容就是我們的思想,只有思想才是最優價值的,許多依托內容組合的形式的自媒體同樣也獲得了一定的粉絲,但長遠的品牌發展還是需要更多自己的東西來支撐。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主要聊聊關于自媒體內容寫作布局的觀點。

文章主要分成三大部分:內容選題、內容平臺、內容傳播三大方面,基本構成了從寫作到發布到最后的循環價值部分。

一、內容選題:

我們都知道知識的學習多少決定你思想的多少,許多作家都是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從而錘煉出屬于自己的觀點,從報紙到雜志,從專業到經典,對于閱讀獲取知識的喜歡從沒有停止過,作為我們互聯網創業者來說,閱讀就是最簡便的知識方式。

自媒體在內容選題上的另外一個難點是寫作持續,這個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有難度的,因此每天的閱讀量是保證能夠持續不斷產生文章的基礎。

內容選題寫作是一篇文章構成的基礎,例如本文的寫作選題選擇了自媒體與內容布局兩個方面的觀點,寫作起來思路就足夠清晰,主要針對這個人群然后把重點放在內容布局這兩個方面上即可,然后重點利用技巧和案例說明布局,一篇優質的文章就能夠出來了。

湘兆博客針對寫作的內容是原創內容營銷商業實踐,因此,我們更多的分享這方面的寫作技巧以及商業化應用,對于采用文章獲取商業收益的我們來說,這點是需要針對很多案例學習與分析的結果。

選題和標題有所區別,選題是一個方向,標題是針對某個人或者價值進行放大組合出來的短信息,我跟我朋友分享過關于營銷的一個點,內容營銷其實很大程度是將內容信息進行不同需求的組合,然后傳播。

二、內容平臺

內容平臺莫湘兆建立了微博、微信公眾平臺、QQ空間、行業媒體專欄、獨立博客等五個方面的渠道,因此,保證了幾個方面的傳播要求,在大眾媒體專欄上建立了影響力與知名度,更多有需求的客戶能夠快速并且判斷我們的價值與我們建立聯系與合作,通過微博等社交平臺建立行業與傳播供應鏈資源,能夠加速文章傳播與獲取行業人脈資源,最后匯集QQ空間建立持續聯系。

獨立博客是寄托比較大的平臺,畢竟目前運營獨立個人博客的人已經很少了。

內容平臺的建設其實是擁有長遠價值的,用戶可以一個個的積累,許多人做項目一開始就思考商業模式,這個自然不錯,但是在當下內容價值或者說思想價值才是最具說服力的,當你積累了100個用戶就思考100個用戶的模式,湘兆博客同時如此,雖然我們一開始就推出了自己的商業服務,但是我們的核心還是堅持每天奉獻有價值的內容后再根據用戶需求開發服務。

內容平臺建設最具價值的是媒體專欄建設,一方面這類平臺需要很好的原創內容,同時正是需求的出發點值得價值要求高,因此用戶價值巨大,其次,通過媒體平臺建立主編關系網,有需要宣傳的時候可以聯系主編幫忙轉發下文章。

對于內容平臺建設,目前QQ空間很多人在更新更方面的說說和日志也形成了一定的用戶積累,并且也通過QQ空間獲利,這些技巧和操作方式可以分析學習下。

三、內容傳播

內容要獲得傳播無非通過兩種方式,一方面是文章策劃本身就具備爭議性與價值,另外一方面是建立在自主渠道與媒體渠道上。

對于我們個人來說通過朋友轉播是最具價值的方式,因為這種方式屬于推薦型。所以在文章本身具備很大的價值上,我們的朋友更多傳播的范圍就更廣泛一些。

早期我和宋聰明一起傳播軟文寫作教程方面的寫作技巧也是聯合推廣的案例,僅僅是通過論壇和QQ空間也匯集了一些喜歡軟文想要學習軟文方面知識的人。

內容傳播平臺選擇最好持續更新累計,這樣通過文章關鍵詞進入的讀者能夠看到你以往的文章,有一個綜合價值評估的作用,每一篇文章的寫作策劃大家可以在往后的文章看到我分享的一些觀點,通過這些技巧能夠讓文章在不同的平臺上面有持久的展示。

傳播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投稿,目前各大媒體都紛紛開通了自己的投稿渠道,大家把寫好的文章投放到這些渠道上面,被采納的話也是一種傳播,一般文章里面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廣告,例如我這篇文章就提及到宋聰明、莫湘兆、湘兆博客等,別人轉載后不一定每次都刪除完,雖然打擊表面上說支持原創,實踐上還是有所欠缺,呼吁尊重原創,創新原創。

總結:

自媒體內容布局其實就這些幾大塊,主要是堅持不斷的操作下去自然能夠看到效果。

寫作文章傳播思想,這個跟郭敬明、韓寒他們有所不同,他們分享的是故事吸引受眾,我們分享的是我們自己創業路上的實踐想法與思想吸引受眾,所以內容差異化僅僅存在這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