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臘梅盛開的季節,我第14次游歷西湖時,專程到西湖孤山之下,欣賞臘梅盛開。
西湖畔,臘梅開,為西湖添景。
隆冬到來,百花跡絕,惟有臘梅,凌寒獨自開。
臘梅又稱為寒梅,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詩中寫道:
知訪寒梅過野塘,久留金勒為回腸。
謝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爐更換香。
寒冬時節,葉還未生,臘梅先于百花開放,花與葉不相見,生生不息。
梅花代表著慈愛與高尚,花語忠實、獨立、堅毅、忠貞、高潔。
中國十大名花之中,梅花以凌寒傲放的品格,被譽為“花中之魁”。
臘梅與松、竹合稱為“歲寒三友”,又與蘭、竹、菊并稱為“四君子”。
在百花凋零的寒冬,梅花凌寒傲放,其冰肌玉骨、氣韻幽香、迎霜傲雪的性情,高潔、清雅、堅貞的品格,歷來不斷被文人墨客所頌揚。
陸游《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林逋《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王安石《梅》: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與白茶、山茶、水仙合稱為“雪中四友”。
瑞雪飛揚時,臘梅依然傲雪怒放,踏雪賞梅,快意之事。
宋朝詩人盧梅坡的《雪梅》詩流傳: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花開在冰心里,花之奇觀。
滿身皆冰甲,更知歲月寒。寒也要報春,春在冰心里。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