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開發一個SDK,方便各項目統一集成。自己開發的功能封裝起來還算容易,但是有時候需要借助一些三方的SDK,我們不能把三方的直接打包進自己開發的SDK中,但是自己的SDK還需要使用三方的功能。下面就說說是如何實現的,個人經驗,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文章分上下兩篇,本篇主要介紹依賴三方SDK的開發方式,上篇在這里:iOS 開發自己的SDK--Cocoa Touch Framework(上)
開發SDK的方式有很多種,本文使用 Cocoa Touch Framework。
-
iOS框架下的 Cocoa Touch Framework
這種方式容易理解和實現,但是擴展性不夠,其他開發方案后續會繼續研究。本文寫的會盡量詳細,以便剛接觸SDK開發的朋友快速集成。
主要流程如下
依賴三方SDK開發,準備階段的所有流程與上篇一致,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添加三方SDK依賴的時候。比如我們開發的SDK,是對某個三方SDK的封裝,那么具體過程如下:
1、導入我們自己的類
2、導入三方SDK:這里要注意,導入三方SDK后,根據三方的要求添加對應的依賴庫,但是在 link Binary With Libraries 的地方,要把三方SDK的庫刪除。如果三方的SDK有bundle文件,在 Copy Bundle Resources 的位置,把Bundle文件也刪除。這樣在不影響內部使用的同時,編譯我們SDK的時候,不會把三方的庫也編譯進去;
- 刪除三方SDK的庫文件
3、編譯:做好這些處理后,就可以進行編譯了。如果你的依賴庫里面有lib開頭的dylib動態庫,此時應該會報錯
** 4、tbd 動態庫報錯修改:先把原來的.tbd刪掉,然后再次添加,這個時候選擇add other,在彈出的窗口中按快捷鍵 shift + command + G 調出finder的前往窗口,輸入/usr/lib,然后添加相應的dylib動態庫,重新編譯即可**
- 修改動態庫
5、生成SDK文件:show in finder 找到我們的framework,此時不要忘了還有三方的SDK,要以外鏈的形式一起提供給使用方,比如這樣:
6、使用:最后我們把整個文件提供給使用方,需要向使用方說明我們外鏈的三方SDK,使用方在使用時,需要為這些三方SDK做相應配置
7、補充:到這里,簡單的SDK制作就介紹完了,上篇比較詳細,下篇主要說明依賴三方SDK時的處理,希望本文可以幫助到剛剛接觸SDK開發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