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上課,和一個同班同學聊天。
這哥們喜歡做視頻,在學校的影像編輯部,學好多視頻軟件。平時很忙,這幾天雖然接連有幾場考試,但還在忙著拍學校的招生宣傳片。我本來以為他是負責一些重要工程,聊到后來才知道,他只是負責各個拍攝設備的管理。
“既然喜歡拍視頻為什么不試試有挑戰性的任務啊?”
“做剪輯會投入很多精力,做分鏡要花很多時間鉆研干貨,做后期的話擔心自身能力還不夠……”
“那這樣的投入對你來說意義在哪里呢?”
“至少片尾的字幕會打上我的名字啊,今年的新生都會看到的。”
“可是……這些理由能說服你自己么?”
“別說了,我明天還要去幫忙的……就別打消我的積極性了……”
看見他若有所思、若有所失的樣子,我把心里準備的一連串的“賤問題”又憋了回去。
02
那天下課之后,我忽然想起朋友小Y,我們認識了很久,平時聯系雖然不多,但無話不談。
去年冬天臨近期末的一天夜里,他忽然來電話。說自己忽然感覺特別無力,以前覺得自己只要付出肯定就能變得更好,沒想到最后有天居然落得一無是處。
他那個學期真的很忙,剛進大學就當了班長,后來又去了學生會,將近一學期的時間都在忙忙碌碌。
為了能在大學生活里得到鍛煉,小Y為自己找了很多事,例會、聚餐、值班、策劃、他每天忙的不可開交,很快小Y就成為了部門眼中的新人骨干,獲得了各個部長和老師的賞識。
他為自己所有的成果感到欣慰,那個每天早出晚歸忙碌的自己,那個每天幾乎要完成100件事情的自己,那個堅持熱愛學習的自己,已經比現在的同齡人簡直優秀的不要太多,甚至,走在路上,他都不自覺的挺直了腰桿。
他努力完成任務,努力提高成績,努力和大家相處。盡管偶爾會因為精力不足出現紕漏,即使每天和同學抱怨自己真的好累好累,可是在他看來,那些忙碌的日子,都是自己大學生活中最寶貴的財富,甚至他覺得,那些每天只知道打游戲的室友,他們的大學生活簡直一塌糊涂。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父親的電話,父親問他今天都干什么了?大學生活怎么樣,他興高采烈的回答到:“我今天上了4節課,寫了一篇實驗報告,成功把班級的團費收完,幫老師交了一份文件,學生會部門還開了一個兩個小時的會,還出了學院的一個觀眾,我這一天真的是太充實了,我就是太忙了!”
然后他父親問他:“聽起來好像很忙的樣子啊,那你肯定學到很多了吧?你肯定要慢慢得到自己想要的了吧?”
“對啊,我學到了什么呢?我要的又是什么呢?”他瞬間就懵了。他一直默默念叨:”我學到了什么呢?“第一節課因為太早,就在課堂上睡了一覺,其他三節課也都是在和部門的同學發表情包斗圖,實驗報告自己在百度上查的題目,收班級的團費好像也并沒有學到什么,更不用說幫老師交文件了,部門開會討論的是下個星期一起去哪玩,然后就沒有什么事了,我今天這么累,我到底學到了什么呢?
他隨便敷衍了父親幾句,回到寢室屋里一片漆黑,空無一人。打電話才知道室友包宿出去玩了。
他心里解釋到“也不怪他們,都怪我太忙了……肯定是他們怕耽誤我的工作沒告訴我而已……沒多大點事。”
然后他陷入了沉默,給我打了電話,他說:“我第一次懷疑在忙的事情究竟是在幫我還是害我,我每天都很忙,可是從來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學到了什么,你說我是不是太玻璃心啊?還是說,我一直以來就是錯的?”
我簡單安慰了他一下,讓他好好休息,因為那時剛剛大一的我,面對這種問題,也是無能為力。
03
其實回寢室時發現五個室友開黑包宿的經歷我也有過,大一的我們,似乎執著的要加入學生會,要當團支書,要和老師同學搞好關系,要成為整個年級人人都熟知的崇拜對象,我們享受著走在路上很多人跟我們打招呼的驕傲。我們特別樂意聽見類似”那個學長是學生會部長呢!可厲害了!“的竊竊私語。可是,除了這些,還有什么呢?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我們開始習慣接二連三的回復“收到、收到…”,開始愈發輕車熟路的接受和解決被分配到的任務,我們用“責任”、“擔當”、“不忘初心”這樣的字眼來告誡自己面對眼前的爛攤子唯一的出路只有加倍努力,盡管也許你自己都不知道“責任”從何而來又有多重的分量。
我們告訴自己沒有脫離日復一日的忙碌是因為自己效率太低。明明心里對于自己忙碌的意義早就隱隱擔憂,卻囫圇的用眼前的各種任務搪塞過去。我們把復雜混亂的一切都心安理得的歸咎于自己的忙碌。
那我們的生活除去忙碌,剩下的是什么呢?
處于忙碌狀態的人很多都會有像我這樣的體會。
在整整一天的忙碌中,明明無時不刻想著等有了時間一定要好好休息,一定要好好準備接下來要做的事,提前做好將來的任務。在歷經了一段曠日持久身心俱疲的忙碌過后,明明已經精疲力竭卻舍不得休息,哪怕只是漫無目的的當個廢人。然后理所當然的消耗了后續在工作中的精力,逐漸陷入無可奈何的惡性循環。
回頭看來感嘆自己真是毫無自覺性,活該忙的要死!
04
一天中的多少時間我們都已經被消耗在了忙碌中,潛意識里渴望屬于自我的時間,哪怕是拿出本該用來睡覺的、短暫的一部分,用來浪費。這樣的時間才能讓我們感到自我的存在感。
如果沒有了忙碌帶來的充實感,沒有了忙碌過后的滿足感,沒有了忙碌的過程給你的心安理得,還剩什么了?
大學中的我們,很多人都曾為了提升自我才做出了走向忙碌的選擇。很多人不假思索用力過猛,不知不覺的掉進了詭異的、關于“忙碌”死循環。
如果你有真正想做的事,又為什么要因為意義不明的忙碌擱置它們?
對一件想做的事,可以有一百個理由去爭取;對一種一葉障目的自我浪費,也能找到一百個理由來搪塞。
在這些理由中最合理的一條,簡單說來就是,“我都這么忙了,哪有時間去想這些事”。
果然那些經歷豐富的人講起話來都好有道理的樣子。
既然如此,你那種令人羨艷的忙碌生活里,除了忙到底還剩什么?
文:deemo
歡迎搜索微信公眾號:每日校報
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