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D系列文章之3
文/周貓又
在200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接受記者采訪。
記者問,你們計劃什么時候產生盈利?
胡瑋煒回答說:“大家都非常喜歡問賺錢的問題,其實如果我們想要賺錢的話,現在就可以。但賺錢是不是我們現在的第一目標,我覺得這個其實不太好說。
共享單車這件事情是基于物聯網的第一步,未來可以拓展的方面還有很多。那是不是還要去做更有價值更有創新的事情,去擴張市場,而比賺錢更加重要?!?/p>
當然我們可以懷疑,這不過是摩拜單車為了哄投資人畫的大餅,或者說他是在吹牛。
但比起當一個懷疑論者,如果我們從投資的思維來看這個事例,或許也有可取之處。
我想起 Facebook 創立的電影《社交網絡》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里面有一個場景,最早,一個創始人和扎克伯格討論說我們的網站有兩萬用戶了,不應該發個廣告么?那會兒扎克伯格就說 Facebook 是個很酷的東西,放了廣告就不酷了。我本來在一個Party,但是你告訴我 8 點就結束了,這就很不酷。
偉大比成功更難做到。如果只著眼于生存和掙錢,我們或許可以變得富有,實現成功。但很可能會與偉大失之交臂。只有從更高維度衡量目標,真正專注于提高價值的人,才可能做出偉大的平臺和產品。
在知乎看到了這樣的一張圖,很受觸動。
我們是否常常因為短視,只為了熬過當下的寒冷,為了短暫的生存利益,就把寶貴的能通向偉大的希望,當做燃料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