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年味|煙火馨香

個人攝影作

個人攝影作

生命最初過的五個年,已經完全想不起樣貌;若有,必是在那個街角。一條長青苔和風聲的石板小巷,通往本地人的宅樓、一座廟子、公園的滑滑梯;奶奶背我去幼兒園時亦從此道,好叫我少被人笑話。
我們灰色的院墻外靠著一棵杉樹,樹常青青;一條也許是八十年代遺留下來的馬路,每天經過許多本地人和外地人。每天,爸爸上班從樹旁走過,透過墻上的鏤花能看到他的臉——便想到等我也長那么高時。到了某個季節,奶奶就會坐在門前石階上,把裝在一個麻袋里的豆干翻出來,一根一根一張一張擺到墻上地上曬。大概是夏天,因為地上滾了一層燙眼的太陽,把豆干熨成一副副金箔模樣。
吃到卻是在冬天。豆干從重慶姑媽家寄來,韌而彈,很耐嚼。那是一種被真正的煙火泅透的味道:老的,厚重的,像奶奶的臉和手。
因此,煙火熏燎就是年夜里最初的味道。在銹鐵門邊一個銹鐵撮箕里生起火,擺三炷香,開始喚阿公來。奶奶教我作揖,念的是“阿彌陀佛”“保佑我幺幺”云云。然后便可以燒紙錢。那忽長忽短的火苗和我玩,想要舔我的臉,而我的任務是要逗著它而不讓它逮著。就這樣圍著火打轉轉,等到要熄了,從手里一沓紙錢里抽一張,嗖一下甩過去——常常飄到無何有之鄉去了。使奶奶和爸爸一張張地撿起來,輕巧地排成一扇,重放到火心里,連手也伸進去——他們原來是像《倩女幽魂》里的金佛一樣,不怕燒壞的。嫌我磨蹭誤了吃飯,他們就把我手里剩下的都端過去,三兩下全丟進火坑,鋪桌子去也。我一人守在門后,看那紙被火撕開了洞,金紅的滾邊仿佛晚霞余燼,慢慢地融進一片深廣的暮靄里。而火的溫暖一陣一陣,像永遠滅不下去。
很多年以后,忽而讀到莊周,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狈街洃浀幕鸸饽瞬粫>搿?/p>

個人攝影作

有一年春天,幼兒園歸來,推開門,一人背影清瘦搭著白襯衫,在院里操弄一架遙控車。他叫我的名字,把遙控桿放到我手里,說是買給我玩;仿佛認識了我很久似。爸爸不太高興,嫌浪費。我只知道叫他二哥,后來才明白那是爸爸二姐的兒子、發廊里給我涂指甲油的鳳子姐姐的弟弟。二哥來廣東尋工作,在我們家住著。他用沙子砌了滑滑梯,帶我去喂屋后廠房的狗。后來,來了另外的表哥表姐。他們都長我不少。等我們暗地里成了好朋友,他們便有事非得搬走了。
在生命起初綿長的時光里,許多人相繼出現,我一個個地熟識了、記住了;而他們卻忽而隱現,忽來忽去,帶給我極大的不可理解——離開了惟一的此地的家,那些人將往何處?
稍大后,無常的童年記憶漸漸摸出些許道理:一年中有那個時節,消失的眾人都會回到眼前。我們搬家到沒有院子的樓房,每戶配一個電鈴鐺。等到過年那天,來客按鈴方可進門;一天響二十幾遍的鈴鐺——多叫一個孩子興奮!
主掌年夜飯的是爸爸。除夕那天他不睡午覺;早飯喝過粥,我們一起去買菜——童年的好多個傍晚,都是我和爸爸在菜市場的景象。菜市場里有各種要人學著辨認的氣味,各種顏色,各種和洽的聲音——仿佛可以把那些氣味捂熱了、炒熟了。賣魚砍肉的往往是女人,臉上泛著紅撲撲的光,顯得很年輕。攤主們遠遠地就發現我,用友好的目光看過來,可我發覺爸爸從其攤前走過了,只好回以怯怯一笑。先去殺雞殺鴨的檔口,因為這是要費時的;其次選好魚、貝、螺等,繼而蔬菜,然后是香菇之類的干貨。爸爸的眼睛從容地掃過一爿又一爿,像看一本我不懂的書。他時而轉頭征求我的意見:“想不想吃豌豆?這個苞谷好還是剛剛那個好?”提完雞,有時買一例燒鵝或鹵水鵝翅;末了,必須買水煮魚或酸菜魚的調料包、一小袋花椒。花市我們是不造訪的,那向來是媽媽的職權。


個人攝影作

炸酥肉。流著白脂的方厚的排骨裹了生粉,輕輕淹下清亮的一鍋熱油。忽爾觱觱發發,油面上汩汩涌起金黃锃亮的泡泡,你推我搡的,仿佛香味太滿而裝不住,全急著往外跑了。于是滿肚子里鉆進黃澄澄的焦香,使人明白了饑餓。
工序是很簡單的,然而爸爸對排骨總要照料到極個別——或許是教師的習慣——一塊一塊地放下,一塊一塊地察看火候,少許少許地撈起。撈上來的酥肉塊還掛著油,盛在簸箕里晾著,稍后要進紅薯粉的湯。第一瓢撈起來,爸爸拈出最大的一塊給我;我雖毫無功勞,但受之無愧——畢竟,我是持之以恒的第一位觀眾,是這一創造的見證者。我們偷笑著大嚼特嚼,聽那淌在層層肉間哧溜溜的油聲。


個人攝影作

隨后,又有三層大蒸籠架起來的芋頭粉蒸肉;酸菜魚或水煮魚:用草魚或者皮肉更豐腴的黃辣??;青辣椒姜蔥燜水鴨——鴨頭是爸爸的獨愛;香菇鮑魚燜雞;豌豆燜臘豬腳——臘味皆從重慶寄來,必有切成盤的臘香腸、豬耳朵、豬肝、豬舌、板鴨。涼菜是蘸辣醬油吃的白切雞,菜是煮番薯葉尖、豌豆葉尖,牛角菜——刮成絲涼拌,切成片清炒,或者滾刀切成圓坨坨兒煮酥肉湯,配了火候得當而無人不歡的紅薯粉。


個人攝影作

那時爸爸在家安置了一架電動磨子,叫大娘寄來黃豆,做豆花。奶奶精神尚好的年歲里,我們一起選豆子,泡豆子。磨出來的白漿流進大桶,讓人想見嬰兒的皮膚;再倒進一口鐵鍋,奶奶便用一個下午,坐在廚房里“點”豆花。霧氣騰騰里,只覺得一個干瘦的影子半天沒動,有一只手拿著筷子緩緩地攪動著,等待……豆花面上長有許多蜂窩狀的細孔,浸在清茶一樣透亮的汁里,爸爸說這是好的。那堿水點出來的豆腐有點澀香,有點從前豆腐干的味道——而常吃的廣東的甜豆花便像水潤的少女,細滑無骨,更得孩子們的偏愛。
……我們同樣地在陽臺燒香喚著阿公來,不過比巷子里的祭祀多擺了雞和魚,擺了兩杯小酒,多了些許人氣。菜分兩盤,喝酒的大人們坐上桌,小一輩的在茶幾邊開灶各有各的自在罷。吃完飯,在陽臺上看看廣場上相繼升起的煙花。煙花易冷,便再次點著煤氣爐上油煙火,映祭壇里未燒完的蠟燭。
有一年,在我身邊多了一只黑狗,名曰悶得兒。過年的那天,我們與二娘一家去珠海坐船打魚,回來爸爸用沙丁魚配小魚干煮面做宵夜,面湯還沖著熱氣,悶得兒就呼嗤嗤舔得滴溜不剩了。二哥、爸爸和我三人計分斗地主,青筋暴起、呼聲破音之間我方知他們原是賴子賭棍。悶得在一邊咬著拖布打盹,始終不愿睡去。
爸爸的菜譜年年與時更替,而手藝日漸精純。后來回了重慶,明白男人會做菜并非稀奇的事情——不過人人操手的第二職業或者愛好,且家家各有千秋。


個人攝影作

年前年后,總下起綿綿的雨。軟軟的有南風吹來,乍暖又還寒,將人帶到古老的心境里去。東邊花燈一條街,年前是做花市的。夜深了,收市了,一街燈火還亮著。從橋下的路口望去,可以看到鬼神影影綽綽,看了不叫人覺得可怕,而只感到滿眼生意的歡喜。有時從舊街經過,看到賣糕餅的檔鋪,招牌和價目一律醒目的黃底紅字或紅底黃字,一望而仿佛有氣勢,儼然藏著獨門絕技的世家。字的形狀和糕餅的形狀一樣古樸:方方正正,面上一層顏色端莊沉穩;可看著看著,黃油醇醇的香氣不知從何處就化開來,整個人也似乎一塊冷風中的僵餅,卻在溫熱的蛋液奶油之間泡軟泡酥了。街邊的芒果樹皚皚綠著,四季相連如同盛夏。
廣東的人家,過年要在門前擺大壇桔子,或小盆栽里的金桔;柑橘的味是藏的,凜冽清爽,和水仙花相得益彰??纱竽锷狡律戏N著的才是我們的心頭寶:臍橙飽滿多汁,甜中帶著別處橙子都不及的果酸味;廣柑皮厚而丫甜;椪柑是高糖而軟糯的小桔子。在冬天,橙子的香氣不知為何可以飄得很遠,香遠益清。
有一年,哥哥姐姐們先后回了重慶。他們都曾是不知所跡的浪子,忽而都成了家,安定了。隱約便明白,那個門前鈴聲不絕的年此去再難得……記憶之流水不駐,可是,有不知誰放下的一張網;它穿行四季,伸展在人足跡可至的靜土深處,不倦地為我打撈著年華抖落的煙火氣息——編結成夢里不遷的故鄉。


個人攝影作

羽西X簡書 紅蘊新生#

活動傳送門:http://www.lxweimin.com/p/ee05f7eff678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允許自己富足。 第七章帶來金錢和富足的肯定句我與人分享無限的富足;我是受到祝福的。在這一章一開始,有份自檢清單,...
    honey青青閱讀 185評論 0 0
  • 現實中的我總是沉默不語 想象中的我卻總是喧鬧不已 覺得自己怪,可怪在哪里? 需要做的事也能做好 看似一切正常 可我...
    咦哈呀閱讀 122評論 0 0
  • 每周一畫的第七周,主題是美人魚。由上周畫了側面美人之后,小伙伴們喜歡上了畫美人,于是這周繼續出產美人——魚。小伙伴...
    小伍的今天閱讀 816評論 0 9
  • 有一句箴言說,真的紳士,不談論別離了的女人和已然付出去的稅金。 哦,不好意思,這句話其實是村上胡編亂造的,世上沒有...
    Cherry不太甜閱讀 647評論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