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歷史的進程中,哲學家們對身、心之關系的爭論從未停止過,他們對“身體”提出不同的觀點和對話,進而引發諸多對“身”、“心”關系的反省與見解。從柏拉圖、蘇格拉底的身心二元論觀點,到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再到梅洛?龐蒂提出“身體本體”哲學主張身心一元論。而身體動作實踐者們,透過實踐的手段,用自己的身體來實際檢驗和印證這些哲學思辨的觀點,并進一步提出對身體的觀點看法以及分享其實踐操作體驗的方式——最終形成身心學技法(Somatic Techniques)。 目前,形成完整的、系統性的身心學技法,根據其特點主要可歸類為:(1)以人體功能為基礎的技法,包括亞歷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感官覺察(Sensory Awareness)、費登克萊斯技法(Feldenkrais' Awareness)、漢娜身心統合(Hanna Somatic Education)、身心平衡技巧(Body-Mine-Centering)、籮森技巧(Rosen Method)、米頓朵夫呼吸療法(Ilse Middendrof's Breath Therapy)等;(2)以身體結構為基礎,包括籮芙技巧(Rolfing Strucjtural Integration)、哈樂手療(Hellerwork)、亞斯頓身體調整技巧(Aston-Patterning)、肌筋膜放松調整術(Myofascial Release)等;(3)以西方動作藝術觀為基礎,包括拉班-巴特尼夫動作分析(Laban-Bartenieef Movement Analysis)、連綿流動技巧(Continuum)、意動法(Ideokinesis)、接觸即興(Contact Improvisation)、動覺覺知法(Kinetic Awareness)、真實動作探索法(Authentic Movement)、史金娜放松技巧(Skinner Releasing Technique)、Pilates、Gyrotonic/Gyrokinesis等;(4)以情緒心里分析為基礎,包括生物能(Bioenergetics)、完型療法(Gestalt)、舞蹈治療(Dance Therapy)、心里動力治療法(Psychomotor Therapy)、羅米學派(Lomi School)、克力曼身心情緒治療(Keleman's Somatic-Emotional Therapy)等;(5)以能量觀為基礎,包括極性療法(Polarity Therapy)、靈氣療法(Reiki)、史密斯歸零平衡調整發(Smith's Zero Balancing)、克里格接觸治療(Kireger's Therapeutic Touch)、反射區療法(Reflexology Zone Therapy)等。
身心學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第五部分康復之路 第13章療愈創傷,擁抱自我 我去接受心理治療,并不是為了要發現我是一個怪胎。 我每周要去心理治療...
-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了解什么是NLP,我查閱到了以下一些信息,僅供參考。 官方解釋 NLP是神經語言程序學(Neu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