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首批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的領導來司走訪,雙方對接了校企合作事宜,校領導親切地看望了該校在我司工作的大學生代表。
校領導與我司高管交流時,談到了西部大學生在南方發展的問題,雙方一致認同:西部農村出來的大學生普遍比較能吃苦,很樸實,學習成績較好,相對比較穩定,但他們有幾大缺陷限制了自己在職場上的發展。
02
我司成立已經10多年了,10多年來,因為發展的需要,從西部引進了好幾批高職院校的大學生,這些大學生確實能吃苦,在企業里一般都比較勤奮,任勞任怨,很多人成為了企業的技術骨干和基層管理人才,但遺憾的是,成長為中高層干部的卻非常少。
后來,我們經分析發現,這些大學生因為地域環境,家庭背景、成長環境及人文環境的影響,他們普遍存在一定的缺陷,具體如下:
(1)視野與格局不大;
這方面主要體現在很多西部出生的大學生只顧著埋頭拉車,而比較少抬頭看路。以自我為中心,自我封閉,只顧著自己的小圈子,而不主動去融入企業的大圈子。很多大學生下班后就走進自己的宿舍,和自己的同學和老鄉交流,對其他群體不太關注。
另外,我們發現,在這里工作近10年的大學生很少在工作的買房后安居樂業,選擇的結婚對象很多也是家鄉的,世俗與傳統的觀念較濃厚,理財理念也相對落后。
與南方出生的大學生相比,缺少了那種敢闖敢拼的氣魄、視野與格局。
(2)溝通能力偏弱;
西部出來的大學生性格普遍比較內向,喜歡沉默。在職場上表現為不愛主動與他人溝通,在一些公共的場合表現欲望不那么強烈,喜歡做“沉默的大多數”。
另外,他們也不太喜歡與人(特別是陌生人)交流,與同事之間相處的能力一般,很少有外省籍的朋友,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方面也缺乏結構性思維,無法有效地表達清楚。
(3)應對挫折能力不足;
很多西部出來的大學生在面臨困難與挫折時的應對能力不足,逆商(AQ)不高,他們在工作中接受不了自己的績效不符合上級領導要求的現實,又沒有選擇正確的方式處理,在心理上受不了打擊。另外,在處理人際關系時的抗挫折能力較弱,當環境發生改變,上級或同事對自己的態度有所異樣時,想法比較消極,單方面認為同事對自己有偏見,不主動溝通,缺乏正確解決問題,化解危機的能力。
(4)思維不夠開放;
西部的大學生普遍成績較好,但因為長期接受高強度的應試訓練,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一切惟書本惟先例是瞻,處于機械應試反映模式狀態,本當是思緒如風的年紀,卻墨守成規,按部就班,比較死板。遇到問題后的反應與處理方式不夠靈活,轉不過彎,在工作上創新力不足。
03
我想,以上這些西部大學生存在的缺陷不僅存在在個別群體,很多職場人士也有。為了不讓這些缺陷限制自己的發展,我覺得應該這樣做:
(1)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放大自己的格局
一是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二是在工作中,不斷更新自己,讓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升級迭代;三是摒棄膽小心理,培養冒險精神; 四是堅持80、20原則,要抓住關鍵的人,把握關鍵的事;五是不要安于現狀,要尋找更大的平臺;六是整合社會資源,從人脈上完成對格局的突破。
(2)修煉自己的溝通能力
一是角色修煉:溝通首先是一種站位。知道自己與對方所處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角色,這是溝通的首要前提。
二是心態修煉:溝通還是一種心態,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有什么樣的溝通方式。在人際交往中,要培養自己積極的心態、感恩的心態、欣賞和尊重他人的心態,多一些“傾聽”和“分擔”,學會換位思考,用同理心與他人溝通。
三是思維模式修煉:一切善于溝通的人其技巧和話術的背后,都有一套自己的思維模式和溝通套路。或是以理服人,或是以情動人。要想實現良好的溝通,就需要具備既善于理性分析、又善于進行換位思考的全方位思維模式。
四是技能修煉:溝通技能就是所處行業和崗位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以及專業的溝通話術。所以,我們在自己的行業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讓自己的專業贏得權威與尊重。
五是方法修煉:溝通是一種方法和技巧。我們只有具備了實現良好溝通所應有的站位、心態、思維模式和技能,才會做到對溝通技巧的發揮和運用自如。
(3)提升自己的逆商
一是調高目標。要把之前定下的目標重新進行調整,這個目標至少要“跳起來摸得到”,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
二是離開舒適區。不能躺在原來的舒適區,要敢于接受挑戰,敢于嘗試新鮮事物,做自己一直想做但一直未做的工作,試一試自己的潛力。
三是把握好情緒。要學會控制情緒,必要時要有阿Q精神,善于排解心中的負能量,讓自己進入“中心狀態”,把能量從負轉為正。
四是加強困境應對排練。先“排演”一場比你要面對局面更復雜的戰斗,學會面臨困境的應對技巧,要做到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五是直面危機、迎接恐懼。我們要有直面危機的勇氣,因為躲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危機來臨時要做到臨危不懼,冷靜處理,像唐吉可德一樣去戰斗。
(4)讓自己的思維更開放
一是多讀多看,多聽多想,多出去走走,多與比你厲害的人交往,開闊自己的視野;
二是多角度的思考問題,避免線性思維,形成網狀的思維模式;
三是要接觸大量的信息,然后通過模仿,再創造,形成自己的思維邏輯。
04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陷與不足,但只要敢于解剖與發現,然后用適合的方法去應對,就不會被缺陷所限制,從而跳出思維的束縛,改變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