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似乎每個人的處境都是如此。
當然,這“一人”只是一群人的合稱。
既然人人處境相似,但你看身邊的人是否生活質量相同呢?
答案肯定是 否。
究其原因,自然是每個人的性格不同。
我或許就是這樣一個性格可悲的人。
我的圈子很小。雖說QQ上好友數百,可聊上過幾句的就那么幾個。QQ群更是不用說,能屏蔽的都屏蔽。
最近的同學聚會很多,群里熱火朝天。我看著那些女生能夠在一片靜謐的喧囂中來去自如,從容應付,心里也不知道什么感覺。他們很多都是即將步入名校的應屆生,有著過人的智商與能力,談話的技巧更是層出不窮,句句問答令人捧腹。
我感覺融入不進去。
我也不想融入進去。
久而久之,是一陣惡心。
可能是從小家風保守,做派傳統的緣故,我對于現如今可能很是尋常的那種男女之間打情罵俏,故作嬌嗔可能不是很習慣。
更何況是一群高智商的男男女女。
可能是嫉妒心理作祟。
就拿這個例子來說吧,如果是一群學霸之間的裝模作樣,我的第一反應是鄙視與厭惡,并且不會與之為伍。但如果是學渣(這里沒有半點xx的意思),是那些鐘于安逸生活的男女之間的做作,我的第一感覺則是幼稚與不屑,也會一人揚長而去。
這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地位人皆有之,因為無論你怎樣,總有人比你更優秀更出色,也總有人比你生活得更為掙扎。
但有些人偏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有聲有色,物質貧乏,卻精神富足。他們很平凡卻有著極其樂觀的心態,開放包容地接受所有人的處世方法與性格特點。他們不會覺得比之上者的裝逼可恥,也不會覺得比之下者的平庸爛俗。他們能夠時刻安慰自己,并接受一切。
就像群里的一些中等資質的女生,空間可以是非主流的妝容,庸脂俗粉的照片,殺馬特的心靈雞湯。但與學霸交談時沒有一絲怯意與自卑,段子,表情,撒嬌,信手拈來。
就像群里的一些學霸級別的女生,從小是頂尖教育,父母應酬時刻陪伴,領導能力從小培養,氣質高傲出挑,卓爾不群。在群里組織聚餐,雷厲風行。賣萌撒嬌耍性子,曖昧不明擅遮掩。
她們的社交圈子都很大。
我很羨慕,卻還是抑制不住內心深處的反感。
社交就是這樣的嗎?這樣的社交就能保證自己以后出門靠朋友了嗎?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可悲的性格會伴隨我一生。
我很討厭自己這樣,可是沒有辦法。
它不會改的。
我對這個高科技的冰冷世界有些膽怯與失望了。我對這個視愛情如兒戲,視利息為至上的社會感到厭倦與辛酸了。
虛榮,貪婪,欲望,做作。
也不知能否矯情地說上一句,生不逢時啊。
那個婚嫁之時要戴大紅蓋頭,用信箋表情達意的純粹年代,就這么遠去了。
我要守著這可悲的性格,寂寂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