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有人提到情商,那什么是情商?情商是否重要呢?如何讓情商為我們所用?讓我們在工作生活的路上走的順利!
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說: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
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情商高低已經成為事業和人生成敗的關鍵,培養較高的情商完全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那什么是情商呢?
情商是一種能力,情商是一種創造,情商是一種技巧。情商就是一種情感能力,他們把他規劃情緒智力,包括個人的恒心、毅力、忍耐、直覺、抗挫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內容,情商與人的心里素質密切相關,他是一個人感受、理解、控制、運用自己以及他人情緒的一種情感能力。
成功不僅僅取決于個人的謀略才智,還取決于正確處理個人情感與他人情感之間的關系能力,也就是自我管理和調節人際關系的能力。如果說智商決定一個人的能力,那么情商瞄準的則是一個人的命運!
情商讓我們學習審視和了解自己,學會如何激勵自己,你將不會聽消極情緒的擺布,能夠從容的面對所以艱難和困苦!
愛默生說:一個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你在想什么,你就是怎樣的人。因為每個人的特性,都是由思想而來,每個人的命運取決于他的心理狀態。思想就是一個雕刻家,它可以把你塑造成你想成為的樣子!
其實生活中,我們也發現一個這樣的問題,我們在想某事的時候,某事就會靈應,就像是上帝聽到你的禱告一般。我想來也是這樣,比如開始上班第一天,心里告訴自己不能出錯不能出錯,還是會出錯!比如,我一定要忘記一件事,可是結果就是忘記不了,比如讓你不要動什么東西,你偏偏就是要去動一下罷休。這個神秘的力量就是你的思想。思想的基本原則是:你想的越多的事,對你的吸引力就越大。你常想某件事,就會促使它實現,即使你想的是不希望這件事成為事實,你還是會朝著他走去。這是因為人的心靈只能被誘導去做某件事,卻不能接受不去做某事。
其實這也就是所謂的心里暗示,生活中,我們還是給自己的心理多一點積極的暗示吧!只有自我暗示變得積極了,你的潛意識才會改變。也只有潛意識改變了,才會成為習慣。
有這樣一則有趣的故事:
在一個村子里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阿一,一個叫阿二,一天他們相約到外地去做生意,變賣了些田產,帶著一部分錢財和驢子上路了。
他們到了一個生產布的地方,阿一對阿二說:“在咱們那里,布是很值錢的東西,我們把所有的錢換取麻布,帶回故鄉一定會有利潤的。”阿二同意了,兩人買了布,捆綁在驢子背上繼續趕路。
接著,他們到了一個盛產毛皮的地方,阿一就對阿二說:“毛皮在咱們故鄉是更值錢的東西,我們把布賣了,換成毛皮,這樣不但我們的本錢回收了還能有一點利潤啊!”
阿二說:“不了,我的布已經很安穩地捆在驢背上,要搬下來多么麻煩呀!”
阿一把布全換成毛皮,還多了一筆錢,阿二依然有一驢背的布。
他們來到一個生產藥材的地方,阿一就對阿二說:“藥材在我們家鄉是更值錢的東西,你把布賣了,我把毛皮賣了,換成藥材帶回故鄉一定能賺大錢的。”阿二說:“不了,我的布已經很安穩地在驢背上,何況已經走了那么長的路,卸下太麻煩了!”阿一把毛皮都換成藥材,還賺了一筆錢,阿二依然有一驢背的麻布。
后來,他們來到一個盛產黃金的城市,那里到處是金礦,但是很欠缺藥材和布,阿一賣了藥材,換成黃金,又賺了一筆錢,阿二依然守著一驢背的布。
最后,他們回到了故鄉,阿二賣了麻布,只換得了很少的一點錢,而阿一把黃金賣了,成為當地最大的富翁。
這雖是一則小故事,但是我們可以從中看出“變通”的意義有多么重要,換種思維方式就可以得到不一樣的人生,不要固守于自己的一味思想里。
了解自己,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的更遠。《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不要把自己看的過高,會自大,看到過低,會自卑。只有準確認識自己才算是自知之明!
我身邊的有個朋友很是自卑,自卑到我感覺沒有自我的程度。對未來沒有要求,對生活沒有要求,對自己沒有要求。肯定大家生活中遇到過那種我不行,我不會,自我否定的人。突然寫到著很感慨,我們要有積極的心態來看待自己,我們要懂得自我欣賞。不會我們可以慢慢去學,不要給自己找借口。缺點誰沒有呢?我們不要因為自己身上不足,就全盤否定自己。
如果你渴望成功和別人的肯定,那就別把大量的鬧能量都消耗在,自我懷疑,自我否定中,學會欣賞自己,相信自己。
一個較高情商的人是從來不會迷失自己的,因為他們欣賞自己。對于自我,他們坦然承認,欣然接受,不排斥自己,不欺騙自己。悅納自我是我們培養高情商的道路上必走的一步。
關于如何塑造高情商,下次和大家分享了,今天半夜就把任務完成了,因為我被熱醒了,那就做點有意義的事。最后來點心靈雞湯,絕對不是心靈砒霜。
歐陽修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長期的閱讀,一定會積累豐富的詞句,天長日久,自然會產生寫的欲望。而且因為讀的書多,寫起來也會有信手拈來的感覺。杜甫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