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三人行,不一定有我師,也許只是恰好并肩擦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帶著每個人的信念,自然向前。
影片:《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
導演:約翰·卡尼
主演:凱拉·奈特莉、馬克·魯法洛、亞當·李維
一部電影,三個人,三種性格,一個音樂圈子里兜兜轉轉。
不得不說,格雷塔,作為戲份最多的角色,她的個性是鮮明而純粹的。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她的血液里流淌著自由。
影片里,格雷塔的穿著總是無袖襯衫、松垮褲、闊腿褲以及暗紅色連衣裙之類,沒有深藍色緊身牛仔褲勾勒身材,沒有松糕鞋增高,清新自然的著裝總是讓觀眾感覺那么舒服、不造作,很好的體現了女主不愿意被外界束縛的個性的同時也為其對于音樂的隨性態度埋下伏筆。
凱拉·奈特莉算有特色的演員,她除了故意抿嘴,其他時候,無論是說話還是大笑,都會露出上層牙齒。無拘無束,這本是演員的個人特點,但在不自覺中為角色增色。
普通人的個性逐漸外化,使得格雷塔作為一個音樂愛好者和創作者,身上閃光點更是不可磨滅。
當丹在酒吧與格雷塔發生小爭執時,她反駁道:“你作為一個星探,卻告訴歌手要模仿別人,簡直是扯淡!”包括當結尾戴夫把原本屬于他倆的歌加了假聲部分再搬到舞臺上和歌迷朋友們分享的時候,格雷塔的反應是,先感動,再理性離開……種種情節可以看出,在這個年輕人心里,音樂的產生是為了抒發個人情感,它是情緒的除了語言外另一種奇妙的表達方式,它是一件私人物品。
不過,格雷塔也是人,在情緒抒發完之后,歌曲本身就成了過去,它可以被分享和傳唱,為創作者獲得商業價值。格雷塔在酒吧中說的那句“人們不喜歡這些,他們要原創!”暴露了她的想法。她想成為的歌手,是那種擁有獨特風格的人,她想讓自己喜歡自己的同時別人也喜歡她。
拋開電影,這種類型的歌手現實中很多,比如說泰勒·斯威夫特和早期的魔力紅,由于擁有歌曲中含真情實意,因此相較于其他的商業歌手,他們的歌迷會更“死忠”,本身也會在音樂圈中更有生命力。
戴夫的角色定位極其明顯。新生代商業歌手。
這種角色應該會讓很多娛樂圈的歌手有強烈的代入感。最初,他是純粹而生澀的,僅僅是喜歡音樂、喜歡格雷塔,哪成想一首歌的意外成名讓他偏離了原來的軌道,也與格雷塔越走越遠。或許,他原本就不是堅定的音樂熱愛者,他只是有一副好嗓子,適合從事音樂,而適合與熱愛是兩碼事,適合的人是不堅定的。這種人愿意分享音樂,但也愿意為了粉絲創作音樂,因此作為一名歌手,他與格蕾絲的不同僅僅在于歌曲的創作部分。
這種歌手比較突出的例子就是現在的魔力紅。對比來說,早期的魔力紅沉寂了6年,創作出的《This Love》算是有搖滾特點的一首好歌,而近期出的一首《Sugar》,MV里,魔力紅在眾多婚禮中意外現身,在普通婚禮上引爆了一場小狂歡,歌曲本身也富有節奏,極其洗腦。種種明顯讓人感覺樂隊下定決心走商業路線了。如果沒有騷當的嗓音和無止境散發的魅力,單憑那幾首洗腦的歌,個人認為魔力紅不會走的長遠。
丹是一個站在商業的高峰,卻仍對音樂懷有赤子般的虔誠和熱愛的人。他的造型很有特點,寬西裝、緊身短袖、锃亮的皮鞋,再加上馬克·魯法洛那頭灰色小卷毛,典型有強烈個人風格又多金的音樂人形象。單從人物上來講,丹更像未來版、強化版的格雷塔。
他們倆的純粹之處極類似,至于商業的問題,我相信如果電影情節繼續,格雷塔成歌星、再逐漸開辦自己公司,在市場的慫恿下,她的商業意識會變強。
至于丹的社會投影,據豆瓣網友所說,是導演約翰·卡尼的哥哥,導演拍攝這部電影的原因也是為了祭奠他的哥哥。
另外,關于電影2015年在中國的宣傳標語采用“今夏最甜蜜的約會電影”的事情。我覺得不太妥當,誰和誰約會?兩個人最終分道揚鑣算甜蜜?“最”字又是從何談起?電影用大筆墨展現了三個人的個性,根本不是愛情片,或者說至少算不上典型的愛情片。愛情只是血肉,為了聯系格雷塔和戴夫的關系,幫助引出各種音樂和人物情緒變化,從而推動電影情節的發展,并且使其更加富于感性化。導演主要想表達的是三種對音樂的態度,并不是純純的愛情。
或許,題材的爭執意義不大,重要的是,電影結尾,三個人選擇走向各自的未來。正如這三個人所代表的現實中的人群,攜有不同的價值觀的人或許會在生命中有交集,但他們必然會在音樂圈中有不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