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警官智勇雙全,網上一直流傳著他的傳說。微博@維克多刺猬
面對法醫的鑒定報告,王警官陷入沉默,思考了很久才開口對法醫說:“你寫的啥幾把字?”
面對著眼前這個復雜的兇殺案卷宗,經驗豐富的王警官深深吸了幾口煙,突然間眉頭緊鎖,然后熟練地用眉頭把煙頭夾滅。
王警官與犯罪嫌疑人進行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周旋,最終,二人都被管理員趕下旋轉木馬。
經過與犯罪嫌疑人長達一個晚上的審問,王警官說出了刑警大隊所有的秘密。
面對歹徒手中的水果刀,經驗豐富的王警官早有準備,從容地拿出了水果。
為了能盡快查出這起兇殺案的真兇,經驗豐富的王警官考慮再三,決定趕緊退出不再摻手此案。
2
不單王警官口味重,年輕人們說話也很沖。
只要我肯努力,沒有什么事情是我搞不砸的。
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你努力還有什么用。
萬事開頭難,中間難,到最后都難。
比三觀更重要的是五官。
只要能用錢解決的問題,我一件都解決不了。
人生就是一個起起落落落落.....的過程。
3
回想當年,記得自己年輕時大眾口味沒這么重。
大家身上到底發什么了什么,是啥原因,讓你一言不合就開車,一邊漂移,還一邊唱歌?
在魯迅的著作里,這是典型的阿Q精神,自嘲、自解、自我安慰,所謂精神勝利法即是。到了周星馳手里,無厘頭被玩出了新高度,沒有理由、沒頭沒腦、莫名其妙的言辭和舉止在熒幕上完成了各種巧妙地嫁接,在進行自我安慰的基礎上,還嘲諷了對手,娛樂了大眾,讓自黑有了新的價值。
2016年,“老司機”入選十大網絡用語。在網民的狂歡中,“老司機”擁有的,顯然不再只有發種子的單一技能,只要是行業專家、領域大拿,統統可稱老司機,“老司機帶帶我”、“開車”、“飆車”、“翻車”也成了廣受關注的網絡熱詞。
拿駕照這么受歡迎,開起來就不想停,我覺得有這么幾個原因。
各類競爭多,社會壓力大。小時候,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比你優秀;上學后,各類學神學霸總伴隨左右,學渣也不忘組團在你身邊秀恩愛,集體給你加傷害;工作后,領導喋喋不休、同事力爭上游,累了一天回到家來,發現隔壁老王在洗褲頭……要想人生過得去,多少得調侃兩句。
網絡高人多,笑點往上縮。各種各樣的奇葩、專家,開發了各種各樣的段子、槽點,過去我們經常很震驚,現在無論見什么都很淡定。給一個吃慣了鹽的做飯,你不倒三斤醬油進去他就覺得太清淡。大家笑點越來越高,聊天的佐料只好全換大包。
社交新技能,快速見感情。新認識一位朋友,恭維他,需要很了解才行,即便馬屁拍對了地方,留下的也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印象。與此相較,還是自黑來的安全。人的優越感建立在比較的基礎上,既然恭維對方將對方放到高位難度太大,不如拉自己下馬造成落差。你自降身價,對方放松戒備,感情也可順利到位。
4
不會漂移的小學生不是老司機,但老司機也不能隨時隨地就漂移。
誤區一:把口味重當成熟。
這種情況在男生身上比較常見(女流氓說不定也很多,她們隱藏得更深)。由于進入青春期的時間前后不一,先發育的,總覺得后發育的家伙們層次太低,他們還是一群孩子,什么都不懂。于是,聊天時總是離不開下半身,思考時總圍繞泌尿系統,就成了顯示自己年齡更長、地位更高、器官更大的表演方式。哥口味重,因為哥懂得多,哥懂得多,所以哥成熟。要說這個邏輯也沒錯,但A→B,真的無法反推B→A,你的帽子是綠色的,戴綠帽子的就是你。。。這個算法有點亂。
成熟,是穩重,是言而有信,是量力而行,或許也會開玩笑,但滿嘴黃腔的,不是老司機,而是老流氓。
誤區二:隨時隨地就開車。
各位“社會大哥”,咱們開的不是公交,也不是景區觀光車,更不是無照黑出租,就算是以上三類,也得看看是否到站、客人是否愿意買單,再開始加速猛竄。
天生熱情好客,擅長自來熟,喜歡和群眾打成一片我能理解。但一到公共場合,不管對方是否寂寞,拉了就走,兩下就上高速,你彪,人家不想飚。
往輕里說,這是言語不當,社交失禮。往重里講,這是惡意騷擾,有可能坐牢。
5
司機開車不可怕,就怕司機沒文化。
我們都想表現的幽默一點、風趣一些,由此收獲更多的欣賞,更多的喜歡。但想開車、想幽默,真的需要分人、分時間、分場合,如果確定當前的場景適合,檔把到位、輕點油門、正視前方,老手的做法也不是油門山響猛沖出去,不動聲色、潤物無聲才是最高明的選擇。
當年我去女生宿舍,給人家修電腦,搞定后試試機器。
隨手敲一句唐詩,屏幕上顯示——
白日衣衫盡……
輸入法真的好智能,連天熱防暑都有提醒。
想讓對方給你買瓶冰鎮可樂就是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