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與我而言有著特殊意義的一個月。從這個月的第一天開始,我給妞斷奶了。曾經糾結了很久,終于下定決心在妞20個月的時候斷奶。這個過程,不是簡單的斷奶,而是心理的斷奶。相對于妞,對我的影響更為深遠。這是對于母女關系、安全感、自我價值、連接的考驗與處理。過程果然觸發了我的很多情緒。但也藉由此,我慢慢的修復了這部分的心里黑洞,內在能量反倒迅速升騰。因為這個過程,我看到了自己那個內在小孩的脆弱、無助與恐懼,我始終和她在一起。斷奶,意味著可以更加獨立,有更大的探索空間,也意味著可以分離。
從這個月開始,我在橙子學院的“三件事”工具中每天打卡。雖然從12月中旬起我就在微博和一個群里打卡記錄每日三件事以及每日的所思所感,通過工具,能夠更持續直觀的呈現自己的堅持。不知不覺,我養成了計劃、反思、總結的習慣,且堅持的一點都不覺得辛苦。每天打卡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變得自然,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日子也因此過的更加充實。
這個月,我堅持每天靜心30分鐘、音頻學習,冥想堅持了20天,瑜伽堅持了20天,閱讀堅持了19天。數字背后,是一種自律到自發的過程。最大的受益就是在忙碌中依然保有屬于自己的時間空間,放空、沉靜,身和心都有關照。
這個月加入了《超級個體》、《關系攻略》的學習小組,每天學習、思考、總結、筆記、打卡,在小伙伴的互相分享中,享受學習的快樂。也因此結實了諸多優秀進取的同伴。每個人都是發光發熱的個體,在小組中,推開一扇窗,讓我有機會接觸到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人。社群在這個時代真的是很奇妙的東西。在這里,沒有時空的限制。相反,因為共同的興趣,反倒容易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三周不到的學習,收獲多多。原本聽過就聽過的內容因為深度精讀之后,有了深刻的理解,與自身聯系、行動導向,讓每一課都鮮活起來。舊有的認知系統在調整,行動也隨即有了變化。
這個月參加了張芝華老師的OH卡的3天培訓。技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多了個視角來看自己,撥開迷霧,看清自己真正的需求。伴侶卡的呈現與解讀,對于親密關系,有了深刻的反省與頓悟。助人自助,自己永遠是最大的受益者。也唯有將自己先安頓好了,才有能量照顧別人。
這個月在得到和喜馬拉雅上花了不少時間。《超級個體》、《劉潤五分鐘商學院》、《關系攻略》、《每天聽見吳曉波》、得到例會、《梁注·莊子》、《大咖讀書會》、《張德芬修心課》都讓我收獲滿滿,不僅開拓視野,重構認知體系、平衡身心,更重要的是讓我走出之前的小世界,看到經濟之美、商業之美、文學之美、藝術之美,大道至簡,又互有關聯。不再是彼此隔絕,孤立存在,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視角與格局都在過程中悄然變化。
這個月我們全家一起逛古典園林、看林屋梅海,春還未到,但親近自然已經成為溶入生活的日常。觀影有點少,我看了《愛樂之城》,淡淡的感覺,與意料不太一致。。。
忙碌的一個月,新生的一個月,新鮮也有意思。從這個月開始,我更多的嘗試、體驗、經歷,沒有好壞對錯,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