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溝通會遇到什么--記錄和青竹的一次交流問題的思考

背景

在編寫了團隊工具之后(參考《寫一些自己在打倒紙老虎團隊中成長的東西》),加上團隊重新在建立,由馬博士帶領的團隊開始使用項目化的管理方式來運行打倒紙老虎的活動,團隊的管理方式越來越規范,我們這些團隊成員成長越來越迅速;借此機會我跟馬博士商量去其它組參與一下工作,看是否能再把工具修改的更易用一點,是否有自己沒有考慮到的點?

然后,自己就先活動的第一個工作組--活動組織,開始了實踐,然后確實發生了一些問題,這個和PM馬博士溝通之后,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溝通問題,所以最終決定寫出來反思一下。

發生了什么

自己進入了活動組織組內之后,跟本次的組長青竹溝通了一下,活動組織這塊需要一個在收集問題的時候能有一個工具能快速的得到想要的結果,就跟當時給甘賽做的打虎收獲工具類似。

我琢磨著,這個工具好辦,于是和青竹私下進行溝通一些細節,在溝通細節的過程中就發現了一個比較大的溝通障礙,青竹站在一個用戶的角度來描述她想要啥,我站在開發人員角度來描述你需要這個東西你需要更多的細節來描述,請提供細節。于是我倆出現了,她說的我覺得寬泛并不能讓我形成直觀的工具樣子,我說的她覺得也是不能知道我想要什么東西;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是越聊越感覺到溝通障礙挺大的。

之后,我倆都意識到這樣不是辦法,青竹提議讓馬博士和我溝通,畢竟馬博士是和我在團隊內接觸的最多的一個人,于是我帶著一點點的奇怪的感覺和馬博士聊微信去了。

結果如何

和馬博士聊了和青竹的聊天的狀況,馬博士表示你需要寫一篇內容來闡述溝通的問題,當做自己的反省。

之后和馬博士提到的工具的需要什么樣的,馬博士快速給出了一個模板作為用戶提問格式,問題一下子就完美解決了,還是馬博士懂我,我在和青竹多次引導聊天中都沒有把這個內容確定出來,馬博士告訴我這個東西是最新的被簡化掉提問模板,青竹可能還不知道。

之后,把和馬博士的溝通結果反饋給了青竹,青竹也表示這個內容是她需要的。

至此,在活動組織組第一次的工作前期工作做好了,之后自己快速開發了工具,供活動組織組使用,收獲了大家的好評。

自己從中學到了什么

其實從這次溝通中,自己這塊出現了幾個問題,當時沒有意識到:

問題

  1. 個人優越性凸顯。在和青竹溝通的過程中,希望青竹能按照自己的思考來描述問題,當然這個最后失敗了,當時自己明顯感覺到了情緒的激烈變化,不知不覺語氣開始嚴厲起來了,這個是之前沒有想到的。
  2. 引導青竹描述問題的時候,出現了不容易理解的強制性話語。跟第一點重合了,其中的內容描述太不容易理解(沒有解釋問題)。
  3. 沒有提供給青竹選擇的選項,使用的都是問句。

青竹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走,所以我們倆溝通都很累。

下一步改進

  1. 讓對方進行選擇的需求澄清方式,自己這塊盡可能的羅列出來正確的或者錯誤的例子,供對方進行判斷。
  2. 降低期待,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溝通,而不是這次自己使用的不好理解的句子。
  3. 按照自己對對方的話語的理解進行復述,讓對方進行確認,這個技能自己以前是在工作中掌握的,自己還是得加強訓練。

這次事件的發生,自己沒有搞清楚普通用戶和一個行業的之間的思考差異,導致了一系列溝通的問題,自己吸取這次的經驗,下次將會做的更好一些。

寫于 2016-10-7 09:20:17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