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后期系列教程2:配色原理

在使用PS進行調色之前,我們還需要對配色有一定的認識。如何達到調和的色彩搭配呢?對這個長久以來飽受關注的主題,色彩學家們并沒能給出統一的答案,他們提出了各自的理論,有的人提出了要用補色、有的人認為要用類似色、另外還有三聯體或四聯體等。首先我們要很好的把握色環,利用色環衍生出的配色方案是有跡可循的。

?一、十二色色環

所有顏色的源頭被稱為三原色,三原色指的是紅色、黃色和藍色。如果我們談論的是屏幕的顯示顏色,比如顯示器,三原色則分別是紅色、綠色和藍色,也就是我們熟悉的RGB。下圖為常用的十二色色環,其中12點鐘、4點鐘及8點鐘方向上的紅、黃、藍即為三原色。

二、互補色

歌德認為,使人覺得愉悅的配色可能和“殘像”這種現象有關。舉個例子,當你長時間凝視一塊兒紅布以后,將視線移到白墻上,會感覺看到的不是白色而是綠色,這就是補色殘像現象。因為當外界物體的視覺刺激作用停止后,在眼睛視網膜上的影象感覺不會馬上消失。

補色,即混合以后成為灰色,或者在光下成為黑白灰之類無彩色的兩色。 一種特定的色彩總是只有一種補色。

補色殘像現象還說明了這樣一種道理,有些作品畫面色彩單調,而且生硬,這是由于畫面中的色彩布局不能滿足視覺補色的平衡要求而造成的。在色彩環形輪上,補色是每條直徑兩端上的色彩。而且不止鮮亮色彩如此,如果你凝視黯淡的綠色,產生的殘像便是黯淡的紅。

我們的大腦要求的是完整的原色三聯體,一個色彩和它的補色在明度和彩度上都是完全相同的。

互補色還具備兩種特征:兩個互為對比的顏色如紅和綠,靠近并置在一起時,它們各自的色彩都在視覺上加強了飽和度,換句話說其濃度感受加強了。補色調和后成為了明度和純度都降低了的中性灰黑,這種灰黑色是這一組對比色互相連接得最調和的顏色。

在十二色色環上,補色是一條直徑連接的兩個相對的顏色:

區別于互補色,還有一種分散的互補色關系,以下圖為例,黃色的互補色應該是紫色,但是我們取代紫色,使用了其旁邊的兩個顏色:紫紅色和藍紫色。這樣子不僅不會顯得突兀,反而可以有一個強烈的對比度,而且還可以讓顏色更豐富。

?三、平衡的色彩

想要色彩平和,讓人看起來很舒服,有很多種搭配方式,但都可以從上述的色環理論中衍生出來。比如利用互補關系,可以從以下三種目標出發:1)在一幅圖中,色彩有對等的補色,該補色的明度和彩度都要與之一樣;2)色彩有相反的明度;3)色彩都有與之相反的彩度。

比如利用相似色關系來調和,相似色是指在色環上相鄰的三個顏色。相似色可以在同一個色調中制造豐富的質感和層次。如一些很好的色彩組合有:藍綠色、藍色和藍紫色;還有黃綠色、黃色和橘黃色等

?比如下圖幾種配色方案就是利用近似色進行搭配的,近似色的搭配會形成一種平和的視覺效果。

相似色配色方案舉例

?其他的方法還有三聯色(在色環上畫等邊三角形)、四方色(在色環上畫正方形)、四方補色(在兩個互補色兩邊各取兩個相鄰顏色代替原本的互補色)等。這些都可以看作在色環上利用一定幾何比例選擇顏色進行搭配,所以我們一定要對色環(有人稱之為色輪)熟練掌握。

四、風格化色彩

對色彩風格化處理,可以理解是選取某一種主色調,再通過上述配色方案進行顏色搭配。如何選取主色調,這就要將色彩的象征意義結合起來。

色彩常被視為人類的一種感情因素。不可否認,色彩對我們的情緒是有影響的。同時,明度和彩度的變化會改變色彩傳達的意義。鮮艷的顏色代表強烈的感情,暗淡的顏色正好相反。在一個顏色中混入其他顏色,也會改變其意義。

總體來說顏色分為兩大類:冷色系vs暖色系:

冷色系
暖色系

?

在普遍大眾的心理當中,色彩通常有以下情感意義:

紅色:激情、刺激、危險、挑釁等

白色:純真、純潔、返璞歸真等

黑色:無知、神秘、負面等

綠色:平衡、和諧、春天、新生、自然等

黃色:快樂、啟迪、智慧、陽光、曖昧、直覺等

藍色:成功、權威、憂郁、天空等

橙色:溫暖、嬉鬧、活力、熱情(注意有別于紅色的激情那么濃烈)

褐色:土壤、沉思、陰暗等

紫色:貴族、勇氣、優雅、脆弱等

粉色:輕快、少女、性感等

灰色:陰郁、沮喪、不確定

但是色彩的意義遠不能用具體的評判來限定,也許同樣的單色在你的心中是另一種意義,而深淺、不同顏色的搭配都會改變它帶給人的感受,這就要平時多觀察、多嘗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