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本書拿到手到一直讀到260頁差不多三個小時,夜深了,每天準點睡覺的我卻選擇了熬夜記錄下我的讀書隨想。 關于阿富汗的國情風俗以及戰亂,塔利班恐怖分子的滔天罪惡,其實我的感受一直不是很強烈,我從沒有主動的去關心過這些,看這本書時,我真的是好幾次都流淚了,為她的母親,她的哥哥,為那千千萬萬生病卻只能等死的婦女以及無數無辜死去的人們......
她的母親,目不識丁,丈夫就是她的天,她的地,她忍受丈夫的拳腳,忍受著和別人分享丈夫的愛,無怨無悔的操持維系著一個溫暖的家。當丈夫被殺害,天塌地陷后她的堅強和隱忍,她沒有向其他人一樣選擇改嫁,而是毅然決然的帶著孩子們去繼續尋求出路,憑借著非凡的勇氣,她改變了孩子們的人生軌跡。她是家里唯一一個支持女兒冒著生命危險上學的人,雖然她總要埋怨“就算這些英語課程能讓你當上這個國家的總統,我也不在乎,我不希望你當總統,我只要你好好活著。”,但是只要女兒能去學校,她就算把自己的頭置于機關槍下都在所不惜。當她知道自己年輕優秀的兒子慘死,她堅持搬家搬到離兒子墳墓更近的地方,每天為兒子上墳。當戰火越來越近被請求離開時,她拒絕,她不能丟下兒子的墳墓無人看顧,可是當威脅到來關系到女兒貞潔和尊嚴時,她的態度立馬從堅決留下改為堅決離開,一刻都不能耽誤,這個轉變是偉大母親深沉的愛……
成為自己國土上無家可歸的難民,這句話我聽到或者看到不止一次,現在的我根本不太能感受到這句話飽含的感情,也許我的外祖母那一輩人能有更切實的體會。當年的中國人也是自己國土上無家可歸的難民,被外來民族侵略,現在不知道下一秒會不會被虐殺,茍延殘喘的活著,不,或者根本不能說是活著,只是行尸走肉罷了。其實兩個國家的歷程有著驚人的相似,只是我們走在略前而已。如果沒有出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而是在那黑暗的幾乎看不到光的歲月里,我是否能活下來亦或者默默的死去?現在的我們不應該忘記痛苦的曾經,雖然那是我們不曾經歷的過去,但是現在依然有人在虎視眈眈,當那一天真的來臨,我能做一些什么呢?
她的一位哥哥娶了一個12歲的新娘,就連穿衣服還需要母親的幫助。12歲啊,12歲的我在干什么?一個有五個孩子又懷孕七個月的妻子早上四點就起床掃雪,再為家人準備早餐,然后打掃房子,累的夜里疼得無法動彈,她愁苦的微笑:“如果我死了,丈夫就另娶他人,整家人可以喝山羊奶吃綿羊肉。但如果因為給我看病賣掉一頭山羊或者綿羊來支付醫療費,那這個家吃什么呢?” 看到這兒,我相信沒有人會忍得住不流淚,女人啊,你們的命難道不比一頭山羊或者綿羊來得重要嗎?
我只看到260頁,也就是她開始新的征程前。老實說讀到這兒我其實心里還是有些不贊同的,不知道是不是翻譯有誤差的原因,她把錢給丈夫然后丈夫一個人去伊朗去尋求新療法,而她則回到法扎巴德繼續工作。這似乎不是我太贊同的做法。丈夫對她的愛、支持和包容顯而易見,幾度入獄,折磨得面容枯槁,油盡燈枯,面對別人含沙射影的諷刺他當做耳旁刮風哈哈大笑,對妻子的愛臨到死都沒有一絲一毫的減弱。我被他們之間的愛情,不,光愛情其實不夠,應該是他們之前的所有情感所感動,也許是我淺薄了,妻子所做的一切對阿富汗來說意義究竟有多重大,我的理解還遠遠的不夠,但丈夫是最懂得妻子的,他用生命詮釋著對妻子的愛和理解,支持她,幫助她,無怨無悔。
加油,法齊婭!加油,阿富汗!
我喜歡的摘錄:
有時候,忍受不一定是正確的處理方法。所以偉大的領袖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能力調節自己,適應形勢,然后重新開始。
改變不一定都是我們的敵人,你們必須學會接受它,視其為生命的一部分。
家是一個讓他覺得安全、溫暖、受保護的地方,無論風霜雪雨還是火箭子彈,家應該永遠保護著一個孩子。在家里,孩子可以在母親的臂彎里睡得安穩,父親站在一旁幸福的看著。
你們一定要忠于國家。如果不忠于祖國,國將不國。你們一定要辛勤努力,為你們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而壯大我們的國家。忠誠是一門很難學習的課,但是比它更有價值的課真的不多。
生活既是祝福也是魔咒,有時生活讓我們無法應對,但我們仍然要面對,因為人類的承受能力無限。
花開花謝,沒有哪棵樹能例外。
笑對人生
單靠文化知識是不能夠撫養孩子成長的,更重要的是聰明、耐心、規劃和自我犧牲。
不要隨便打發上門求助的人們,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時候也需要他們的幫助。
無論環境如何,生活中總是有一些事情值得我們慶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