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細想人生其實就是一場場不停地道別,時至的這一分鐘是與度過的上一秒道別,走在馬路上的這一步是與路過的上一段路說道別,坐在公交車的這一段是與駐足的上一個車站道別,而我們在人群中彼此擦肩也已跟上一個相遇的人道別。
之所以我們的生活不會為太多的離別而感傷,是因為我們每一次的道別都堅信會有下一次的相逢。但是事實上是有的地方離開了并不會再有機會回去,而有的人離別之后可能是再也不見。在明天與意外不知道哪個先到的情況下,好多不經意的重逢可能就是最后一次遇見。于是變得越來越珍惜眼前的日子,生怕辜負了每一個內心的期待而留下遺憾。
許是年齡漸長的緣故,顧慮地越來越長遠,雖然早就曉得生老病死乃是大自然不可逾越的法則,卻在不知不覺中由送爺爺奶奶輩分的親人離去熬到現在眼睜睜的看著父母輩一代的親人一個一個減少的年紀。
于是心里不由地開始恐慌,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夠,而留下此生都彌補不了的遺憾,于是日子漸漸過得不太敢睜眼往前看。
“人生自古傷離別”確實是這樣的,從前讀書上學的年代,每次背著書包離開,從來不敢回頭,怕看到父母抬手揮別的表情。如今每次探親回家依然不敢直視后視鏡,怕看到鏡中印出父母日漸蒼老的身影。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沙漠中受驚的鴕鳥,以為把頭埋起來便看不到時光的流逝,父母的老去。然后自顧自地過著自己的日子,把給親人的陪伴留給明天。
其實時至中年我們自己的生命都已經開始做減法,何況是我們的父母。只求在老天賜予給我們相伴的日子里彼此好好對待,嘗試之前不曾經歷過的,體驗之前從未享受的。在能好好說話的時候不要不耐煩,在能聽到他們嘮叨的時候不要心不在焉。
真心地對待生命中每一次的遇見,在這一秒的時光里享受這一刻的寧靜,在這一段相遇的時候珍惜這一次的感動,在能陪伴的時候好好珍重,在不得不離開的時候好好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