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淑女:“要不然我采它干啥。”
我讀的怕不是菜譜版的《詩經》。
先回顧一下正經《關雎》糾正回來。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 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 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鐘鼓樂之。
那么其中反復出現的“荇菜”,它究竟能、怎、好?是什么?
荇(xìng)菜(Nymphodies peltata)屬于睡菜科,荇菜屬。亦可寫作“莕菜”。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莕菜因其“葉頗似杏”,故而得名。花為黃色,花瓣邊緣帶有流蘇,初夏開放,在我國大部分省區均有野生分布。
所以,故事的小黃花,能不能吃呀?
荇菜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等功效。莖、葉柔嫩多汁,煮湯柔軟滑嫩,也可與蒜蓉炒食。現在可能更多的是用來切碎喂豬...
窈窕淑女采荇菜回家喂豬?畫風突然有點撕裂...
豬:別看我啊,我不知道啊,畢竟我只是一頭可愛的小居居。
荇菜是多年生水生植物,具有水下匍匐莖,可延伸至2米。匍匐莖上的每個節點都可以產生新的枝條和根,心形浮葉附著在淹沒的根狀莖上。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被稱為“一葉蓮”的觀賞植物,也是荇菜屬的一種。學名叫金銀蓮花(N. indica),也稱為印度荇菜、 白花荇菜。
金銀蓮花通過根狀莖蔓延,形成葉簇,植株整體較大型,葉片大如睡蓮;花簇生,直徑約1cm,通常有5個花瓣,花瓣上部銀白而基部金黃,因此得名。
一片葉子就能漂在水上開著毛絨絨的小白花,確實很神奇。
荇菜屬在我國比較常見的栽培觀賞種類還有:
▼水皮蓮(N. cristata)、龍骨瓣荇菜/刺種荇菜(N.?hydrophylla)
中國植物志是將水皮蓮和龍骨瓣荇菜區分開,而維基百科和臺灣植物志等資料則認為應歸并。反正我是看不出來有什么區別【攤手】。
龍骨瓣荇菜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最南部、南亞和東南亞,花瓣中部有龍骨狀突起。
值得一提的是,龍骨瓣荇菜現在仍被視為美味的家常野菜,是臺灣南部的名產,常和破布木的果實(破布子)一起炒食。
看的口水橫流,已經腦補了爽脆鮮嫩的口感。有點擔心我遲早會變成植物美食主頁???
▼龍潭荇菜(N. lungtanensis)
龍潭荇菜為臺灣特有物種,是2002年發表的新物種。與其他荇菜屬植物相比花朵迷你了很多。某寶也有賣。
荇菜屬適宜生長在溫暖潔凈、流動性小且富有營養的水域中,喜光線充足的環境,繁殖能力和再生能力都比較強。雖然單朵花只能開放一天,但開花量可觀,每天都有新的花朵開放,5-10月幾乎都可以賞花。
給它一汪清水,清新又特別的小花就可以陪你一整個夏天~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首發于公眾號:花草和我
如果你也喜歡花花草草,如果你也熱愛園藝,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