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末往返北京,在新航A380上為打發時間看了四部電影,三部國產,一部港片;看過之后,仰天長嘆,嗚呼哀哉,為國產電影的那些扭曲而完全不考慮價值輸出的價值觀。
電影如人生,少年的時候都喜歡光鮮亮麗,蕾絲裙擺,流光溢彩;等到輕熟年紀才懂得黑白質感的和諧,以及美人在皮更在骨的氣質。
在宣傳冊上看到《重返20歲》時還小驚喜了一下,這部楊子珊因此獲封好評無數,傳說演藝精湛的電影讓我期待了很久。看完之后,除了失望,便是失望。楊子珊演技的確不錯,鹿晗也算小鮮肉一枚,歸亞蕾老戲骨更是撐得住臺柱。但是呢?要表現的是什么?一個隱忍的媳婦?一個重男輕女,以支持孫子夢想為名時時干預子女教育的奶奶?一個每天以打壓擠兌牌友為樂的老人?一個當了一輩子備胎卻無怨無悔的長工?一個不敢為自己媳婦說一句話,除了讓媳婦隱忍就是隱忍的男人,最后卻仍然可以坐在母親和妻子中間,母親以勝利者的姿態嘲笑他的懦弱,妻子以“孝順”的形象來打心底接受這一切?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式家庭?
《單身男女2》更是讓人無力吐槽,一口鮮血。前一部已經不知所云,一個高圓圓式的美女,號稱單身在吳彥祖和古天樂中選擇真愛,讓廣大光棍剩女情何以堪;本季更是讓人跌破眼鏡,吳彥祖在家里為她設計一棟大樓,癡情專情;古天樂一邊閱女無數一邊表達真愛,徒手無防護爬上N層樓頂,新郎甚至冒險去營救,最后終于搶親成功。也許是這樣的“中國式愛情”,才有了未來的“中國式家庭”。也許是年過二十五就容易憂國憂民?好擔心十幾歲情竇初開的小朋友看了這樣的電影就誤以為這就是愛情。愛是手拉手走過一生的勇氣,是為了彼此的夢想而攜手付出,一邊亂搞一邊向人求婚一邊又說愛你,是糊涂,是自私,唯獨不叫愛情。
而《我的早更女友》更不必說,人人都愛香奈兒,香奈兒卻獨愛的迅哥兒一直是我心里最有靈氣的女演員之一,大眼睛波光流轉,像霧像雨又像風里雙辮子的造型讓作為軟妹子一枚的我都心身蕩漾。而為什么最近拍了這么多爛片呢,什么早更女友,什么撒嬌女人,除了一個連表白對象都搞不清楚卻以默默付出N年為樂的備胎,還能記得什么?還是那句話,這是同情,這是幻想,獨不是愛情。
最后的兩個小時飛行,看了一部《雛妓》Sara。也是這一部,讓我心里更加沉重。我算是對電影很挑剔的人,挑剔到可以在新加坡一年都不看一部電影直到《歸來》上映。在我心里,只有值得讓你思考的電影才是真正的好電影。雛妓做到了,讓人深思,讓人關注,讓人同情,不會流淚卻心里像壓了一塊大石。哪怕是情欲的部分也帶著生命的絕望和飛蛾撲火的盲目愛情。傳說中香港電影的沒落卻依然有這樣耐人思考的Sara。阿Sa封后,實至名歸。
喜劇可如周星馳,一笑過后發人深省;武打可如徐克王家衛,快意恩仇,黑白馳騁。愛情可如李安,美中帶著絕望,絕望中又有永恒。但內涵及價值,不可扭曲,不可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