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雖然喬納森和克拉拉一起在醫院“離世”時,一點都不替他們感到惋惜,惋惜兩人不可在世間自由相戀,反而認為“死亡”將會永遠地使他們聯結在一起,在空曠又明朗的地方,沒有嫉妒、預謀和仇恨,在身體和精神上完全共處,事實上,可能這是心里所默認地給他們的愛情最穩妥的寄托處。雖然他們最終會再次穿越時空在平凡的世間相愛,也是讀到他們“離世”后的第六感,告訴自己,一定一定會回來的,一定一定會在某個地點某個時間再次碰到他們比肩同行的,我以為會是在老港口的碼頭邊散步,雖然不是,在《紅裙女子》前,卻給人以在穿越層層時空后,經歷磨難悲傷和分離后,帶著充滿魔幻的平實感,給予自己持續又溫柔的感動。想著喬納森“雙手交叉放到背后,眼睛瞇成一條直線,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微笑…”,就像是自己站在兩米開外,確確實實地看著這幅情景,跟著微笑。
當時合上書后,坐在圖書館里,看著落地玻璃外面陰沉沉的天氣,霧煙煙雨濛濛,一直發呆。
這就和《當愛遠行》完全不同了,如之前所提的,蒂姆和他的夫人(我又迅速地忘記了她叫什么了( 。? ??)?)適合分離,死亡對他們一定是最好的解脫,之前想說的是或許,但看完喬納森和克拉拉的故事后,他們那種精神的契合程度,在此,想說,蒂姆夫婦適合分別。
坐在教室里突然外面打了一聲又悶又沉又驚人的雷,仿佛就是喬納森在與克拉拉產生肢體接觸的那一瞬間,所響起的雷聲,但是遠遠不足的,遠遠夠不到那種穿越世紀的重逢所創造的撼動人心靈的程度。
沃爾頓是背后最大的boss,不在于操控并設計了整個故事,達到或是未達到復仇的目的,在于眾多跟她一樣在幾個世紀間輪回穿越的靈魂里,她是唯一一個看透并明白,靈魂、情感、能量、軀殼這幾者之間的關系,這也是令我感到困惑的一點,為什么唯獨她可以,而其他人不可以。作者通篇的描述層層緊扣,引人入勝,似乎總有一個清晰明了的線索在引導著,又似乎一切都說不破,總有不斷產生的疑惑,看到最后,實在是豁然開朗,所有不解的地方全都聯系到了一起,李維思維之縝密是書最吸引人的地方了,但是在只有沃爾頓是唯一看破懸念的人這里,有點不能完全說服,在最后,畢竟,喬納森、彼得、克拉拉,都是聰明的人。
另一點比較動人的是,喬納森和彼得的友情,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能懂的男人之間的幽默和義氣。這兩個人在一起時產生的有趣事,是最多的,就是那種最平常的我們理解的有趣。特別是那一句:你會經常來孤島看我吧。我想也許喬納森想說:我也會在離你不遠的孤島上經常與你隔海相望的,或許我們想要見面的時候,就彼此游泳過去吧!
雖然一切是虛構的,是假的,什么穿越,但我似乎已經相信,是真的,是真的:靈魂是一種電波,充滿能量,可以占據一個人類的軀體,因為它從中可以獲得重生,并繼續游走在時間的緯度中。當身體再也提供不了足夠的能量時,靈魂便會拋棄他,去尋找下一個接受它的實體,順便開始下一段旅程,直到能量不夠了,也就是情感耗盡時,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