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給一學員輔導,診斷報告顯示:她的放松和恢復力極差,這意味著她內心脆弱、悲觀,抗壓能力很低。我想她內心一定會有故事。
我問她為什么會這樣?答案卻讓我很意外,她說:我也不知道,自從高考之后就一直這樣,變得很敏感,很容易焦慮。
“可惡”的高考,成了多少人的轉折點。
雖然大學都畢業很多年了,但關于高考,依然是常常談論的話題。然而,我聽到最多的就是:
當年高考發揮失常……
當年高考考得不好……
當年高考因為生病……
哪怕是畢業多年以后,很多人依然活在高考的陰影里,揮之不去。
02
我以前也是一樣,當年打著擦邊球,一分不差進了中山大學。但遺憾的是,被調劑到一個冷門到大部分都沒有聽過的專業——檔案學。所以在剛上大學的時候,每次跟別人解釋自己的專業都一臉的尷尬,也常常解釋后補充到:
當年高考的時候因為淋雨發燒了,考試昏昏欲睡的……
后來才發現:我們習慣背著過去重重的殼,一步一步往前爬,走得好累。
沒有人會聽你這些解釋,我們只是在自我安慰,這更彰顯了自己對當前的不自信。
03
認識一個小有名氣的生涯規劃師,是個微博紅人,同時也在創投。剛認識的時候,令我驚訝的是:他很坦誠地說,他當年是專科畢業的。
我們沒有因為他專科畢業的,而有區別心對待,相反的,令人刮目相看。我喜歡這樣坦誠,更喜歡這樣坦然。
他也憑著自己的能力先去了一家很不錯的外企工作,現在在做生涯咨詢和創投。所有的背景和標簽,只會給別人帶來最初的認識,持久的,還需要看能力。
04
分享一個老掉牙的故事:
1954年的足球世界杯上,寄以厚望的巴西隊意外輸給了法國隊,與冠軍失之交臂。足球是巴西的國魂,所以球員們非常沮喪,無臉面對巴西父老鄉親。但當他們飛機降落的時候,卻意外發現總統和兩萬球迷默默在機場等候,中間打著一條橫幅:“這也會過去!”
4年后,巴西隊終于贏回了冠軍,而此時,迎接他們凱旋的,依然是那條橫幅:“這也會過去!”
人生幾十年,彈指一揮間。生命在于每一個當下,一切都會過去,終將煙消云散。所以何必跟自己計較,和“過去”過不去呢?
過去就是要過去。
職場大叔
職場是一場修行,
一起聊聊求職和職場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