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看見未接電話的時候,陳豐已經打了四次了,基本上是一次接著一次地打。陳豐還是老樣子。不過這不算什么,羅蘭清楚記得,有一次,她數著,他不間斷地撥了她一百零四次電話才停止。
羅蘭看了看時間,距離最后一次已經過了十分鐘,于是沒有回電話,在微信里發信息問:抱歉,陳總,剛才沒帶電話。陳總找我有事?
也沒等著回信息,但把電話放在了衣服口袋里,繼續忙自己的事。
陳豐是羅蘭的前任。外省人在羅蘭她們這做房地產開發的,這幾年在周邊區縣做了很多項目,羅蘭她們城里近幾年最大的一個開發區也是陳豐和朋友一起做的。他們好了兩年,分開也差不多兩年了。
在一起的兩年,羅蘭受夠了他天天有事沒事對著她的生活瞎逼逼;分開的這兩年里,羅蘭已經聽膩了他斷斷續續用各種方式說后悔,說再不會愛上其他女人。
其實,羅蘭是想做最好的前任的——就像死了一樣的那種。所以,刪掉了所有聯系方式,開始了新的生活。
后來陳豐換號碼,換微信,各種求加,羅蘭也曾很長一段時間不為所動,后來煩不勝煩,加回了他的微信,心想:就留著一扇窗讓彼此偶爾看一點彼此不一樣的生活吧。于自己,是警示,于他……管他有什么意義。
可能因為羅蘭冷冰冰的態度,加回了微信后,陳豐反倒不怎么糾纏了,只是偶爾會發信息,說他去了哪里幾天,說他夢見她了,或者說到了哪個她們曾經一起去的地方。
羅蘭會看這些信息,但從來不回應。不過,陳豐打電話讓幫忙的時候,她還是會盡量幫忙,當然,她做不到的一定清楚說明。他通常會問她一個他找不到的店的具體位置,或者請她聯系本地的什么機構之類,或者讓幫忙訂購特產。都是一些小事情,只要能做到,羅蘭都會及時幫忙。
畢竟,他們,無仇無怨,只是不合適而已。
不知情的人都以為羅蘭傍了個大款,后來被大款甩了,人們習慣了這種故事,羅蘭也能理解,這種劇情才合乎人們的想像嘛~她從來不解釋,閨蜜問了也不說。她說什么?說她眼里他也只是個普通人,別人相信嗎?
畢竟,人家看見的是他新款的寶馬,身上各種低調但奢華的名牌,以及手腕上閃亮著的限量版江詩丹頓。
羅蘭對名牌無感。或者,她相信,“所有的禮物,都是在暗中標了價碼的”,所以,她從來不要他的東西,或者說,不白要。
陳豐送她一個小眾牌子的包,她回贈他差不多價位的腰帶。他送過她一個她一點都不喜歡的狐貍皮草,她回贈了他一個漂亮的翡翠玉佩,諸如此類。
羅蘭不是富姐,但也不窮。她能自食其力,也見多了世面,知道什么品質該是什么價碼,包括男人。
羅蘭手機再次響起,她看了一下,是陳豐,心想可能又讓她幫什么忙了,也有點煩的,又不欠他,天天赤裸裸的功利,真讓人不舒服。
陳豐在電話里說,從老家帶來了特產,給羅蘭留了一點,要給羅蘭送來羅蘭沒接電話,現在趕著去周邊城市,要二十天以后回來再送過來。
羅蘭連忙說“不用了,不用了”,那邊表示在開車,到時聯系,掛了電話。
羅蘭想了一下,家里拿得出手的本地特產還多,有幾罐罐最好的蜂蜜,有秘制的干巴,還有一些火腿。陳豐喜歡本地的特產。當然,備這些東西時,羅蘭沒想到過陳豐。
陳豐從老家過來已經差不多兩個星期了,來的第二天就給羅蘭發了信息,羅蘭沒回應。
他來來去去跟她有什么關系?
兩星期后說帶特產來了?羅蘭有點不明所以。為避免啰嗦,羅蘭再次給陳豐發消息,說好意心領,禮物就不必了,送給用得著的人吧!
陳豐后來回的信息,堅持著,就是要給羅蘭。
分開的這兩年,就算陳豐在這個城里他們也基本遇不上,唯一的一次,羅蘭不想做飯,獨自去了新開的一家涮菜館,遇到陳豐了,也是一個人,陳豐硬是拼桌,就湊一起吃了,吃完羅蘭就回家了,到家給陳豐發了個紅包,稍高于自己飯錢的數額,陳豐不知道什么原因收了,又發了一個回來,羅蘭沒點開,說了句謝謝。
陳豐說,羅蘭這樣的女人很讓人怕。他說他怕羅蘭。
那就遠遠走開啊!羅蘭就這樣想的。
陳豐又忽然聯系羅蘭時,羅蘭已經忘記要送她特產的事了。陳豐再次說起,羅蘭趕快表示自己不在家。聽陳豐說在她家附近,羅蘭有點生氣。再次禮貌又冷淡地拒絕。
陳豐堅持要把東西放她家門外,她已經不想說話了。聽見院子里狗狗狂叫,她也不理會。
她的小庭院很安全。
傍晚,羅蘭像往常一樣出門跑步,才見陳豐留在門外的東西。打開看了一下,一塊巴掌大的阿膠,裝在一個很大的盒里,羅蘭拿起阿膠在手里翻轉著。
很快,羅蘭折回家,從抽屜拿了一小包板藍根,放進阿膠盒子里,立馬聯系了同城快遞,要求半小時內把東西快遞到位。收件人是陳豐。
羅蘭發了個朋友圈:板藍根圖片,文字強調:
功效? ? 清熱解毒
有病得治,藥別停!
跑步時,手機一直響,羅蘭沒理會。
到家,看見陳豐發信息說:對不起,阿膠是朋友給的,不知道有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