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知識付費時代的韭菜嗎?

知識付費時代,終身學習的姿態,看起來很美好。

【壹】

你也是以“學習”為日常嗎?

早晨六點,鬧鐘響起,翻身起床,一邊洗漱,一邊聽“得到”。

上班路上,繼續聽“每天一本書”。

工作間歇時間,繼續打開“千聊”“喜馬拉雅”刷課程。

午間,看“今日頭條”回答問題。

晚上下班,聽“樊登”。

睡覺前,剛刷完“在行”。

最后,帶著滿滿的充實感,微笑著睡著,覺得,自己沒有白過這一天。

【貳】

細數自己的學習軟件,喜馬拉雅,得到,樊登,在行,分答,今日頭條,有講,知識星球,飯團,應有盡有。

再看看自己的課程,理財,健身,買房,變現,社群,寫作,攝影,一大堆。

推文真是打動人心,絕對是營銷高手中的高手,任何一個看了,你都會覺得不買簡直對不住自己的人生,于是買買買。

一個社群的朋友推出了課程,想想他是個靠譜的人,哪怕是為了朋友也要支持一下,買買買。

朋友圈里,朋友推出的課程,不能落后人家太多,買買買。

自己遇到困惑了,剛好這個課程能解決自己的問題,買買買。

得到的老師哪個不是精英中的精英?再加上羅胖這么會說!買買買!

回頭一看,屯完了上百節課,到頭來學完的沒幾個,理想很美好,現實太骨感,最終你成了人家的小韭菜。

【叁】

韭菜是誰?說的是你,你還不承認嗎?

真不是我嘴硬,韭菜這個鍋我還真不背!

買課程源自什么?源自自己覺得自己很“無知”!

謙虛是最好的學習態度,你渴望什么,你就會看到什么。買課只是一種渴望學習的方式,并不代表就淪為了犧牲品。

“付費就是占便宜”這句話同樣適用在這里,不要去過于計較自己的失去,在買課這個行為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幾點很有意思的事情:

1,一般這些老師的課程,程度都不深,很適合初學者聽,而且能夠很快上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特征?因為其實所有人都希望走捷徑,省時間,快速學習到有用的知識。所以這些課程的設計都會很簡單。

2,輕松,快速,容易上手的知識,很適合初學的小白們,非常符合學習的規律,我們的學習一定不要一開始就拿大部頭來學習,這樣會直接“死在”開頭第一步,我們學一樣新知識一定要有趣,輕松,保護好我們的興趣,這樣才能夠堅持去學習。

3,我買課程,常會買類似的課程,買類似的課程有好處,能夠互相印證老師們彼此的觀點是否有相似之處,又是否有沖突之處,有沖突,那么誰對誰錯?這時候重點來了,我會去印證課程沖突之處到底什么原因?哪個人說得對呢?于是又去查資料,這時候能讓給我有更深的了解。

4,不同老師的觀點,是沒有經過系統學習的我們,想去問人又不知道從何問起的知識,通過老師提出的相似,或者不同的觀點,你梳理出對這個知識體系大概的一些概念,對于這個知識體系也有了基本的了解,這時候,你會產生粘性,自動吸附相關的知識,不斷強化你在這個知識領域的深度。

5,保護好了自己的興趣,“短平快”的迅速入門,這時候你再讀更專業的書籍,你會發現自己很容易讀進去。

【肆】

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發現。

那些抱怨這些知識“太過碎片,不成系統”的人,本身就是找錯了地方,用錯了方法。什么樣的知識是“碎片”,什么樣的知識是“系統”,要如何去分辨呢?

以教導“用”為目的的知識,可以說是碎片,它不講原理,元認知,它就是告訴你你要怎么用起來,比如如何健身,如何健康飲食,如何美容護膚。

但有些課程,就是以“系統”著稱,比如得到里面,就連護膚課程,也有非常非常專業的人士告訴你何為正確的科學的護膚方法。得到更講究的是“元認知”層面的知識,挖掘的是深層次的原理,我會去刻意做筆記,以消化課程深度的內容,比如《陳海賢·自我發展心理學》,當我用“見,感,思,行”卡片做完整個課程的筆記,從對課程的了解,以及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并印證自己的心理行為,于是,有了很深的理解。

【伍】

其實學習是一定會踩坑的,你感興趣的不一定適合你,但如果你不去了解,你怎么會知道它不適合你呢?該交的學費就交,以后就有經驗了,也就懂得篩選了。

其次,學習是有方法的,不是拿來就學,人生苦短,你的人生需要什么樣的知識,以支撐你能夠更好的生存和發展,你要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據對自己的定位,去進行篩選。

我希望自己成為淵博的人,崇拜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所以我的學習目標,是全方位的學習,既然是全方位的學習,肯定不可能現在就全部都做到,于是我先學習了“學習方法”,“閱讀方法”,“歸納總結”,“邏輯結構”,通過這些方法,建構了我的底層知識體系,我目前注重的有三點:

1,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

2,辨證能力及哲學思考。

3,方法應用層面。

通過運用,印證思辨,不斷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架構,我能夠從任何地方汲取我所需要的知識營養,也與我的學習方法分不開。

【陸】

所有的知識最終要落地,“道”生根在你的認知層面,拓寬你的思維,強化你的邏輯和思辨能力,“術”讓你運用自如,得心應手,沒有無用的知識,如果你覺得學了沒有用上,只有兩種原因:

1,你還沒有內化它,還不熟悉它,給自己時間,不要著急。

2,它確實不適合你用,于是你也收獲了:這個方向不適合你。

就這么簡單。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 3天的時間XRP從0.27美元暴漲到0.812美元,漲了300%,極其生猛,韭菜打開火幣app看了看“我的資產...
    LawyerCG1994閱讀 1,176評論 0 2
  • 【一枝梨】 弄笄復望籬,籬外末路添新鄰,鄰間落有梨。梨下少年憩,憩時眉轉聲漸輕,輕將眉目入窗欞、入思緒。 【兩枝梨...
    燈暗閱讀 25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