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故鄉,最先想起的是那條叫老爺廟的街,上小學時,走進那條街,最先經過的是一家副食商店,門口一件藍色的鐵皮房子,買一張厚厚甜甜的“爐箅子”,北京人叫糖油餅,因為它在面餅中間劃了兩刀炸出來的形狀特別像北方爐子里面架著煤和柴火中間有縫隙可以讓煤灰漏下來的爐箅子。新炸出來的爐箅子脆脆的,肉肉的,甜甜的......再往前走,離學校校門二三十米的地方,是一個賣面茶的小攤,一毛,兩毛一碗的,面茶不稀不濃,上面撒一層炸的面豆豆,香香脆脆的.....它可以被選為我故鄉最獨特的食物,回去吃面茶是我的愿望。
我出生在一個叫北鎮的地方,上大學之前,我在她方圓兩百公里之內活動。現在想想,故鄉是一個很有文化和歷史的地方。古跡就這城市中一點也不奇怪,北鎮雙塔,鼓樓,李成梁石坊,北鎮廟......,都有好幾百年。按現在的標準,已經是旅游城市了。還有醫巫閭山,北鎮因醫巫閭山為北方鎮山而得名。《周禮》記載,東鎮青州沂山,西鎮雍州吳山,中鎮冀州霍山,南鎮揚州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合稱五座鎮山。據《廣寧縣鄉土志》記載, “ 舜封十二山以醫巫閭山為幽州之鎮故名北鎮 ” 。舜的時候很古老了.原來還有厚厚的城墻,東門外有河......
故鄉是一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過去的女真人,現在有滿,蒙,漢.......19個民族,當年同學中還有錫伯族。
故鄉盛產水果,當年媽媽嫁到奶奶家,至今還記得坐在樹下吃個沒完的日子,各種梨,山楂......
據說也是書畫之鄉,記得同學的爸爸是個畫家,也是當時文化館的館長,對我來說高中很有名,我就住在很老的教堂旁邊,教堂前有棵古樹,現在還在。
這世上我們希望有些東西變,有些東西不變,我變了,可我卻經常希望故鄉是不變的,還是我小時候的樣子該多好,安靜,古老,美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