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秋成恨,恨之種種

《游園驚夢》里的杜麗娘,一日在花園散心,本是賞春,卻被春色激出種種深埋的苦悶和不甘:“天呵,春色惱人,信有之乎!常觀詩詞樂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誠不繆矣。吾今年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宮之客?”

長嘆一聲:“吾生于宦族,長在名門。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誠為虛度青春,光陰如過隙而。”

念及此,已是梨花帶雨:“可惜妾身顏色如花,豈料命如一葉乎!”

正值妙齡,尚無如意郎君,空任青春虛度,此為一恨。

杜牧有一首名詩:“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遲。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

這首詩是杜牧寫一名在湖州偶遇的女子。第一次相見時,她只有十歲,杜牧贊為“國色”,欲納為妾。女孩的母親因女兒太年幼而拒絕,杜牧立約,十年之內一定再來湖州,母親默許。第二次,當杜牧再次來到湖州,已是十四年之后。女孩的母親說,十年之期,未見赴約,已于第十一年嫁人,現在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杜牧后悔不已,遂做了這首詩。

于女子而言,等待是一件充滿變數的事情,自然也是一件煎熬的事情。這名被杜牧贊為國色的美麗女子,在她十歲的時候,尚不懂感情,亦不知相思之苦。可是她在一天天長大,樂府詩里形容秦羅敷“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馀”,在古代十五至二十歲被視為一個女孩子最美的年紀,這個小小的她在她一生中最美的五年就是在等一個才情出眾的男子前來迎娶自己。

她一定知道他在那么多年前就愛上了自己,她一定耳聞人們嘆服他的詩歌和才華,她一定數度聽母親提起他的十年盟約,而她能做的只是期盼。“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時間,距離,淡忘,任何一樣都是她的敵人。

她等足了十年,第十一年絕望地嫁人了。

第十四年,他來赴約,他的薄情和多情一樣會在更多的十年繼續折磨著她。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遇到了如意郎君,可惜太早,此又一恨也。

也在唐朝,有個叫張籍的詩人寫了一首《節婦吟》,人人都能念出的當是這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古人經常借傳達男女之情的詩句表現政治立場,這首詩也不例外。可是穿越歷史的代代時空,誰還記得張籍本是為了拒絕李師道的任命邀請,分明是寫盡了一個已婚女子在感情上的九曲十八彎。

文學作品里,一個美麗的女子過早的結婚總是讓人覺出淡淡的哀愁。安娜?卡列尼娜第一次在車站遇見沃倫斯基,說起剛才在火車上跟他的母親聊天很愉快,他母親在聊他的兒子,而她也在聊自己的兒子。就連安娜的出場和命運都脫不了已婚婦女的枷鎖,更何況我們古詩里的美麗女子。

她遇到喜歡自己的男子,哪怕知道她已經結婚,“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贈珠是表達愛情的,讓女子感動的正是這份表白。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明末的唐汝詢在這首詩后批到:“系珠于襦,心許之矣。”

對異性的愛慕本是人之常態,何時遇見也非人力所能控制。“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既沒有生硬的拒絕,也沒有破壞既有的秩序,讓生之本性的感情了結在仁義和遺憾中。鐘惺在《唐詩歸》中說女主人公“結義肝腸”,也正是承認了雙方的情感。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兩個人真的是依依惜別,深情款款。

縱是情深,奈何緣淺,遇到了如意郎君,可惜太晚,此再一恨也。

身為女子,看來是恨事多多。不遇真人,恨;遇人太早,恨;遇人太晚,恨。既已遇到,不早不晚,洞房花燭,當應無恨?

西漢劉向《列女傳》記載:魯國人秋胡,娶妻五日,離家游宦,身致高位,五年乃歸。將至家中,忽見一美婦人采桑于路旁,便下車調戲,說“力桑不如逢國卿”,意思是采桑養蠶不如遇上個做大官的,結果遭到采桑女的斷然拒絕。回家后,與妻相見,發現原來妻子竟然就是那個采桑女。女子鄙夷丈夫的為人和行徑,竟投河而死。

張愛玲在《紅樓夢魘》里有個著名話頭:“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未完”。還有還有,遇秋成恨,恨事何其多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黎明的曙光,沉睡了一個晚上,你那如墨汁黑的面容,怎么都看不透的心情,摩天輪在你的懷抱中顯的更加耀眼,嘆息之間,仿佛...
    鳳鈡奇緣閱讀 280評論 0 0
  • 函數可以應用于數組,不需要進行循環。 一 函數在數組中的應用 1.1 數組的最值 Sub s() Dim arr1...
    肉丸子豆閱讀 1,441評論 0 3
  • 2013年9月10日,我們從天南海北來到這里,開心地入住了423宿舍。從最開始的陌生,到如今的相識相知,我們用了四...
    淇畔芷影閱讀 672評論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