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我與流暢寫作法
燈臺百合 ?2017.01.14
? ? ? ?轉眼我學習流暢寫作法已經快一個月了,石老師的大本營里總催促著讓大家寫這個主題:我與流暢寫作法。我寫了一篇,再也沒投。其實還有些隨時記下來的練筆片段,很多都還是亂麻的狀態,就算有構思和草稿的階段,也還沒有修改,所以沒法拿出來投稿給簡書——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不斷投一些思維片段在大本營的話,大本營很快就被這種練筆作業所淹沒,最后失去大本營的意義和價值。
? ? ? 但石老師的課程確實是很好,需要活躍的學員來為理論進行支撐,需要熱心人把設想付諸實施,需要好學生成就好老師。所以我還談談我的流暢協作實踐。這一個月,我一直在堅持自己的流暢練習:每天十分鐘,二十分鐘,有時候是一個半小時。但我早起不了,我也沒法過晚睡覺,需要上班,嬰兒需要照顧、幼兒需要養育、還需要讀書學習,進行社會交往活動,所以時間都是碎片化的,其實這樣的生活最適合流暢寫作法。我忽然明白,簡奧斯汀的協作狀態了,有時候還很羨慕她是個老姑娘,沒有家庭和孩子打擾協作呢。
? ? ? 為此我還專門買了pad,本來是想用來打字,但打字體驗非常差,而且在pad上手寫輸入特別慢,識別起來還有問題。但我發現同學們推薦的語音輸入pad很有用,有時晚上孩子睡得特別踏實時,我可以用語音輸入的方法來寫上一些東西,語音輸入有語音輸入的長處:很快,基本上能跟上思維的速度,但很容易的產生地一個問題就是沒有了手寫的感覺,思維有點像斷了線的風箏,有些飄乎,而且容易飄走——“首如飛蓬”——也許我們用一段時間的語音輸入,就不再習慣用鍵盤或者筆來寫東西了,現在的飄忽感,也許正是因為我們的手的速度拘束了我們的思維發展速度,以至于思維現在流動的速度是手寫輸入的速度,而其實原本它可以更快速的。
? ? ? 我還用了思維導圖,但由于軟件不熟悉,所以速度很慢,流暢效果不理想,我想也許這個軟件還是處理意識領域的東西比較順利,用在無意識領域里有點妨礙了流暢表達。我還換了輸入法,用了百度輸入法,主要是因為PAD內置的語音輸入讓我覺得百度的輸入法很好用,很快。
? ? ? 另外,我還注冊體驗了公眾號和簡書賬號, 在使用了兩個賬號之后,我覺得簡書比較方便,門檻低,所以我打算長期用簡書了,但目前只在簡書上發了一篇文章。打算寫了十篇以后,再開始在簡書上發表,現在發表很容易,但堅持寫很難,發表以后會有很多問題:有些人可能不喜歡你寫的文章,有些人可能不是和你一樣的風格,對于期待回應的你來說,是一種心理上的傷害,沒有發表就沒有傷害, 你就能堅持自己心靈的書寫, 等到你真正練就了神功,已經能夠草木皆兵,能夠自由聯想寫作了,再去發表,別人對你的任何評價其實都無所謂了。 評價這個事兒,真是兩面性,我們在發表時也許有一點理性:我寫的很一般,希望別人能夠給我建議,讓我提高。事實上一旦發表,你就不會再理性了,而實踐中熱心腸的人不多,有水平的熱心腸的人更是鳳毛麟角,沒水平的熱心腸很少,但這樣的評論對你沒有什么意義, 過譽的評價讓你沾沾自喜,貶低的噴子讓你難受悔恨,冷漠的忽視則更容易讓你懷疑自己書寫的意義到底在哪里?……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所以無論如何,發表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因此一開始要能坐冷板凳,能夠低頭練筆,不去關注外界。練多久呢?我不知道,群里美佳佳說,自己做好計劃要練夠一千篇,我沒有那么大的雄心壯志,我想應該寫九九八十一天,至于多少篇,寫了什么,我沒有什么目標和期待,所以很輕松。
? ? ? ?目前我的無目的協作練習本里面已經碼字 42600字,差不多一個月來的結果,但寫了什么,我沒回頭看過,我也遵循石老師的說法,不去看,不去改,不去評價。當然我寫的過程中,讓我產生了一些寫小說的靈感,比如說我會在想家的時候大量地回顧和老家的相關事情,再比如說,我會在前一晚上刷朋友圈時的故事在第二天寫下來,并且構思成一個小說。我承認我還沒有出色的描寫能力,沒有出色的人物對話能力,我以后會注意,會努力。
? ? ? ?另外,入營練習時,我的電腦鍵盤速度是580,現在我能翻倍達到1100每十分鐘。
? ? ? ?
嗨,大家,我在堅持,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