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來分享兩個案例
1、某單位一位平時表現不錯的中層干部,單獨去南方某市出差。由于準備充分、業務熟練、協調到位,任務很快就完成了。眼看比預期還提前了一天完成任務,他不是急于返回單位匯報工作,而是覺得要好好利用“多出來的一天”去“放松放松”。于是他走進了一家娛樂服務“一條龍”的足浴店。由于經不住誘惑,接受了異性服務,結果恰巧被當地派出所抓獲并拘留。歸隊后他不但沒有受到單位領導的表揚,反而被“炒魷魚”。
2、一向在家長和老師心目中被認為是“愛讀書、成績好、聽話又懂事”的小麗,最終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取了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學。“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帶著這種喜悅心和優越感,她踏入了大學的殿堂。在開始的半年里,她仍舊保持著高中時代的那份學習熱情和沖勁,但眼看著身邊的幾個女同學,今天曬個名牌包包的圖片,明天在朋友圈分享K歌斗酒視頻,后天又在她面前坐著豪車瀟灑離去。漸漸地,她覺得像同學們這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大學生活。于是,她把家人的殷切期望拋之腦后,開始熱衷于本就不該屬于她這個年齡應該得到的“紙醉金迷”,最終學習成績直線下滑,人生也跌落谷底。
-2-
由于工作、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原因,大家經常要遠離領導,遠離家人,遠離自己生活的城市,或是去外地學習,或是單獨執行任務。這期間,絕大多數人自身要求比較嚴格,能夠自律自控,哪怕有放松的時候,但也絕不會做出“出格”的事情。但也有少數人無所顧忌,甚至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這些人中有的在單位、在家里平時表現還是比較好的。為什么一離開單位遠離家人就變了樣?為什么會出現這些不良現象呢?究其原因,就是這些人獨處時,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產生了一種不正常的消極心態,我們把它稱之為放縱心理。
所謂的放縱心理,就是指沒有外界約束的情況下,主觀上產生的一種自我放松,甚至解除自我約束的心理現象。放縱心理往往與僥幸連在一起。當遠離監督時,有的人就錯誤地認為自己做的事只有“天知、地知、我知”,別人不會發現,所以往往違背常規做出平時難以想象的事來,事情一旦敗露又往往是后悔莫及。
-3-
克服和消除放縱心理,要注意培養其自控能力。由于我們大多數人的閱歷相對較淺,生活和工作的經驗相對較少,情感波動起伏較大,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有時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善于約束自己的行為,特別是遇到社會性情況,有時不能理智地支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往往容易出現消極的心態和沖動的行為。因此,我們在遠離單位、遠離組織、遠離家人時,無論是在外學習,外出辦事,還是單獨執行任務,都要注意強化自己的自我控制意識,遇事多想幾個為什么,結果會怎么樣?應不應該去做?
紀律和自由是一個統一體的兩個方面,它們是矛盾的統一體。你要享受自由的權利,就要遵守紀律,誰不遵守紀律,誰就沒有真正的自由。這好比火車在鐵軌上可以自由奔馳,輪船在航線上可以自由航行,而一旦離開鐵軌和航線,火車和輪船就會失去行動的自由,造成車翻船沉的悲劇。特別是在沒有組織和紀律約束的情況下,如只講個人自由,隨意放縱自己,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那注定最后會失去真正的自由。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充分認識加強自律的重要性,自覺嚴守紀律。如此一來,才更能顯出高度的自覺性,才更能顯示出一個人思想政治上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