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部讓我手心出汗的災難片

之前Sir就說過,這個11月不簡單。

上面為了完成KPI,對進口片完全不設防。

這不,《奇異博士》《比利林恩》還在,又來一部——

《深海浩劫》

Deepwater Horizon

客觀說,無名導,無大牌的《深海浩劫》比起其他大片,名氣還是矮一級。

但口碑一點不輸。

爛番茄新鮮度、喜愛度雙雙“80%+”。

海報濃煙滾滾早早揭示,這是一部毀天滅地的災難片。

這話對,也不對。

怎么講?Sir慢慢跟你說。

與其他架空現(xiàn)實的災難片不同,《深海浩劫》的故事并非來自腦洞。

它的原型是“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

2010年4月20日,英國石油公司在美國墨西哥灣租用的鉆井平臺“深水地平線”突然爆炸,事故導致11人喪生,石油泄漏,整整井噴87天。

這是一起不折不扣的世界災難。

不僅動搖了政壇民意。

其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更無法估量。

墨西哥灣身體沾滿油污的鳥

《深海浩劫》要做的,是想帶你回到現(xiàn)場

電影切口很小,其時間線僅是這起爆炸前后12個小時,大部分戲份都在這個鉆井平臺——

“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也是影片的英文名)。

主角是標準的“石油人”。

鉆井平臺技術總工程師,邁克·威廉姆斯(馬克·沃爾伯格 飾),盡職盡責。

他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女兒是自己頭號粉絲。

——爸爸,你得給我?guī)б粔K兒化石

——沒錯,我會的

——我要舉著它告訴大家,我爸爸馴服了大恐龍

鉆井平臺海上裝置經(jīng)理(職位最高者),吉米·哈勒爾(庫爾特·拉塞爾 飾),指揮全體工作人員。

安全至上,有脾氣,但對事不對人。

英國石油公司代表,唐納德·韋德林,租用鉆井平臺甲方。

眼里只有買賣,唯一關心的,是如何最大程度攫取利潤。

為我們所有人帶來豐厚的利潤

因為工期趕不上預定進度,就得超車作業(yè)。因為防護環(huán)節(jié)需消耗大量成本,所以能省則省。

這種急功近利的貪婪,是誘發(fā)日后災難發(fā)生的致命肇因。

看出來沒,與《海嘯奇跡》《末日崩塌》這類爆款災難片最大的不同是,《深海浩劫》講得不是無征兆的天災,是有預設的人禍

2016沒有一部災難片的寫實達到它的高度。

為了貼近現(xiàn)實,電影幾乎拿出半部片時間,巨細無遺地展示鉆井平臺各個崗位工作的日常。

各種技術名詞往外蹦。

鉆井平臺注意,負壓測試即將開始

儀表盤、壓力計、顯示屏,一次次刷臉。

專業(yè)不輸科教紀錄片。

但Sir更認同《好萊塢報道者》的說法——

這種晦澀的對白并不影響觀影感受。畢竟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呈現(xiàn)一個真實發(fā)生過的、美國史上最嚴重的石油泄漏事件,而它也確實做到了。

在各種看似沒必要的名詞解釋中,其實隱隱道出“正反方”對工期進程的拉鋸戰(zhàn)——

是安全第一,還是利益為先?

水面上,是石油工人的細碎日常;水面下,則躲著一頭伺機而動的怪獸。

正如云舅前兩天提到的,希區(qū)柯克概念——桌子底下的炸彈。

我們知道桌底下藏著一顆炸彈,滴答滴,它在倒計時,但不知道什么時候爆炸。

而電影里的人物,更一無所知。

這種遲遲未至的恐懼,無需摧天毀地,足以四兩撥千斤地讓我們握緊手心。

更變態(tài)的是,為了更驚心動魄,導演彼得·博格幾乎不使用任何“化妝品”。

影片這個叫“深水地平線”的鉆井平臺,是劇組在路易斯安那州實體搭建,整體結(jié)構(gòu)復刻真身,龐大程度足以躋身影史。

凡演員出現(xiàn)地方,全實景拍攝。

我們的主甲板高53英尺

上面的直升機甲板又高了14英尺

水箱是350×250英尺

甚至包括近40分鐘的火海求生戲,也與現(xiàn)實中營救時間流逝高度一致,這種高度寫實的手法,如Sir所說——

一切都像回到災難現(xiàn)場。

晃動的手持拍攝下,整座建筑搖搖欲墜,外化出人物內(nèi)心的慌亂。

頻繁出現(xiàn)的面部特寫,將無助情緒放大。

再看看空中那些無處不在的火星點子。

人的脆弱,一覽無余。

黑夜,生生被映成紅色,尖叫、痛哭、嘶吼,猶如一個醒不來的噩夢。

反觀大多數(shù)災難片,英雄戰(zhàn)天斗地。

《末日崩塌》,任你加州大地震動,該來的最后一秒鐘營救,還是會來。

《地心營救》,33名智利礦工被困地下69天,奇跡般全部獲救生還,真·勵志。

而本片里頂著主角光環(huán)的威廉姆斯,其最大能力也只是在其他人手足無措,眼睜睜看著同事葬身火海時,硬生生從牙口擠出一句——冷靜。

所有人冷靜下

從這個程度上,《深海浩劫》其實抓出了人面對災難真正的震恐,個人力量面對天災人禍的無力和失控。

正因為害怕越多,其犧牲的意義就有多大。

片中有一幕讓Sir異常觸動。

活下來的威廉姆斯,一個人穿過酒店大堂,遇難者家屬將他團團圍住。

開始只是詢問自己兒子消息,接著,詢問上升到質(zhì)問。

我兒子和你一起從平臺上下來了嗎

我兒子在哪,他逃出平臺了嗎

“他逃出平臺了嗎”,而你,又逃出平臺了嗎?

可以看出,實形大火雖被撲滅,但這場災難在威廉姆斯心里,在其他受害者心里,遠未結(jié)束。

11條消失的生命,會在接下來的無數(shù)日夜,給他們帶去難以防備的心理余震。

這讓Sir想起了《2012》的一幕。

這部快拆掉一個地球的災難片,許多場景Sir已記不起,就是下面一幕揮之不去——

男主潛到水下修復被堵的水力系統(tǒng),兒子不放心,要一起去。

兩人在積水的船艙內(nèi)撲騰著,老爸勸兒子留下,兒子不情不愿。

——爸爸,我來幫你

——不不不,你已經(jīng)在幫我了

還記得莉莉出生的時候,你就想作為哥哥保護她,現(xiàn)在她很害怕,她比往常更需要你

兒子最終被“說服”了,他定定地望著爸爸,嘴唇一張一合。

我們聽不到他說什么(也許他什么也沒說)。

但忽明忽滅的燈光,已經(jīng)把一切說盡了。

這一刻,Sir看到一部特效大片突破場面瓶頸,它把物理摧毀轉(zhuǎn)嫁人的情感。

坦白說,這種“犧牲”并不高級,但足以擊穿大多數(shù)的心理防線,點燃我們的害怕與感動。

再大的場面也得為情感服務,否則就是喧賓奪主。

當然,《深海浩劫》再好,也不過是一部七分片,其過于直白、清晰的情感訴求,阻礙它從良好到優(yōu)秀的進步。

頻繁出現(xiàn)的星條旗,一再提醒我們這仍然是一部商業(yè)主旋律。

小人物視角的限制,也讓電影未能就事故深處進一步地問責。

平臺裝置經(jīng)理哈勒爾怒視英國石油公司代表韋德林

不過,說到底,這還是對一部商業(yè)片“過分的苛求”。

《深海浩劫》絕沒有重新定義大片的雄心與理想。

它所做到的,就是老實地奉獻出扎實的手藝,讓你花50塊,在黑暗中沉浸100分鐘后覺得物有所值。

它確實做到它想做的。

話說,我們的7.23動車事故什么時候能拍成電影?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編輯助理:紙巾魔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