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值得觀看的一部電影,讓我哭慘了

也許你很早以前就看過這部電影,也許你至今都沒有聽說過這部電影,但事實它在2002年就播出了,而我也是今天才有幸看到,因為感觸太多,成功被虐哭,所以分享給大家。電影《外婆的家》又叫《愛,回家》,真的值得一看!

分別時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城里長大的小外孫到鄉下的外婆家住,從開始瞧不起又窮又啞的外婆,到逐漸與外婆產生濃厚感情的親情故事。

電影沒有特效,沒有著名的演員,沒有宏大的場景,甚至沒有太多臺詞,演員陣容也是五個手指就足夠數,就是這樣一部看似寒酸,但是卻情感豐富的影片,通過一位善良的聾啞外婆與傲慢的城市外孫相互磨合相互了解最終不依不舍的故事傳遞出親情的可貴和人性的真善美。

穿針線

電影中外婆的飾演者是一位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獨居老人,無論是劇中還是現實生活中她都居住在偏遠的小山村,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在劇中她住著破破爛爛的房子,還總是有蟲子出沒,她沒有收入來源,靠自己辛勤種菜買點生活必需品,平時穿著縫縫補補的破舊衣服,因為年齡過大聽力下降,視力下降,加之不會說話,被新來的外孫各種嫌棄,甚至各種刁難,但是她從來沒有生氣,沒有棄外孫不顧,用她全部的愛去照顧這個把她當外人的城市外孫。這位老人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的心,讓我心疼,讓我震撼,讓我佩服,也讓我黯然淚下!

剛到外婆家

電影中外孫的飾演者是一位7歲的小孩,從小在城市生活,因父母離異,母親失業,所以暫時把他寄養在偏遠山村的外婆家。剛到外婆家的他很不適應,對農村的環境各種嫌棄,他嫌棄那里的人們又窮又臟,他嫌棄那里環境又臟又亂,他嫌棄那里沒有肯德基,他也嫌棄那個又窮又啞還視弱的外婆總是讓他傳針線,因為對食宿的各種不滿,他總是刁難外婆,扔掉外婆的鞋,拿走外婆唯一值錢的銀發簪去換游戲機的電池,最終因為被小賣店老板趕走而沒有得逞,他和外婆坐汽車去城鎮買菜,賣得的錢外婆給他買了一雙鞋,和一份飯,沒有給自己買任何東西,外婆靜靜的看著外孫狼吞虎咽,通過喝水掩蓋自己的饑餓,可即使外婆如此疼愛他,他仍舊嫌棄外婆,甚至不愿意和外婆一起坐車回家,后來看到為了省車費而把錢給自己買游戲機電池最終走回來的外婆,他不禁淚如雨下。外婆做了太多太多感動他的事,他也開始愛上這個不和自己計較事事遷就自己,從沒和自己生氣反而總是用手在胸前比劃圓圈,對自己說對不起的外婆。所以離開外婆時,他用自己涂鴉的賀卡表達了對外婆深深的想念之情。

一老一少

該影片劇情沒有一處拖沓,每個畫面都有讓我觸動的地方,比如外婆視力不好讓小外孫穿針線,一開始小外孫很不耐煩的穿線,直到離開時給外婆把所有針都穿好線,比如外婆去集市買外孫要吃的雞肉,回來的路上下著大雨,最后被淋感冒,外孫給他蓋厚厚的被子,比如外婆剛晾好洗出去的衣服,但是下雨了,外婆又不在,小外孫一開始假裝沒看到,后來又把衣服收回來,雨停了又按照原樣晾好,比如去城鎮外婆沒有和自己一起回來,先回家的小外孫左顧右盼等外婆,看到外婆后才露出笑容,比如因為外婆做的是水煮雞而不是肯德基,憤怒的小外孫把飯推倒撒氣,而外婆耐心的撿起飯碗,把灑落的米飯,一粒粒撿起吃了,太多細節值得我們深思,太多畫面讓我們感動落淚。

目送

這部電影讓我沉思的是:

1.留守老人的孤寂和無助

電影中的外婆就是一位留守老人,老人獨自生活,自己種地,自己做飯,自己挑水,即使年歲已高,但是一切都需要自己親自動手,看到這些我不禁想到現在關于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的現狀,年輕的子女都外出打工,為的是改善生活,但是遙遠的他們真正能給老人們多少幫助,事實在農村的老人們大多自給自足,也許兒女一年才回去看老人一次給點零花錢,也許就像電影中的女兒,只有需要自己的老媽媽了,才回去看看,并且匆匆就走,可這些并未對老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有任何改善,所以無論是政府還是兒女,對老人的關懷問題確實值得我們去深思。

買雞不是買肯德基

2.人性的真善美

也許越是遠離城市喧囂的人們,心靈越是清澈,無論年齡大小,他們都更加單純和善良,當然這也并非絕對,但是相對來說,農村人確實相對比較淳樸厚道,就拿文中友善的村民來說,大家禮尚往來,和平相處,因為好心的村民把迷路的小外孫送回家,所以當該村民生病時,外婆就帶著小外孫把女兒給自己買的營養品送給村民,再如進城賣菜時,因為外婆給小外孫在一個熟人處買了巧克力餅干,那位熟人堅決不要錢,外婆依舊堅持給了自己種的菜作為交換,總之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友善,讓我們看到的是真誠。至于外婆對外孫的態度那更是體現了這位老人博大的胸懷和濃濃的愛,無論小外孫怎么對她,她都盡她所能得對她好,不計前嫌。關于這樣的大愛,語言真的太蒼白,只有用心才能感受!

如今,我們無論是對親人還是對朋友或同事,如果大家都多拿出一點真誠,少一份計較,少一份算計,那人與人交往是不是會和諧很多?

友好的鄰里

3.城市長大的孩子對農村生活的嫌棄

現在的孩子都是從小嬌生慣養,沒有吃過什么苦,城市長大的孩子更是不能接受農村的生活,電影中的小外孫表現的一點也不夸張,他會嫌棄房間太臟亂,會害怕不知名的蟲子,也會嫌棄那些看似油頭垢面的村民,他埋怨吃不到肯德基,他嫌棄外婆用手拿給自己的食物。

看到電影中的小男孩我就想到了自己,我的外婆也居住在農村,而我每年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去看她一次,回去最多也只會住一晚,我非常理解小男孩的感覺,因為我在外婆家也是各種“嫌棄”,我會擔心外婆有沒有把碗洗干凈,我會埋怨外婆家沒有干凈的杯子,我會嫌棄外婆家的床單被套多久沒洗了,雖然我去時她都是從柜子里拿出新被褥給我,但即使只住一晚,我也選擇了不脫衣服直接睡覺,說到這里有些心酸,覺得自己太矯情太不懂事!

嫌棄

還記得有次外公給我打電話,讓我去他們家玩,我說你們家沒有無線網,我不想去,然后外公罵罵咧咧說了我幾句,后來他又說了一段讓我至今難忘的話,他說,你一年也不給我打幾個電話,我就不明白你的話費都花在哪了,都打給誰了,你一個月話費一百都不夠,可是我一年也接不到你的幾個電話,每次也聊不到幾分鐘就掛了,你說你是不是個白眼狼!外公說話一直是這樣,聽他說完,我就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他說得對,我每天拿著手機,卻從未給他打個電話問候,是我忽略了他也是我太不孝順。雖然一年只回去一次,會塞錢給他們,但是,他們也舍不得花,反而都給我買吃的買喝的了,他們就像電影中的外婆那樣對我疼愛有加,而我也像電影中的外孫各種不懂事,不過在我心里確實很愛他們,只是忽略了一些形式的表達,而他們需要這種形式表達,這就是這部影片給我的震撼和影響,所以趁有時間,趁有機會,多給老人一些關懷吧。我們都一樣!

開始懂了——愛

就是因為這部電影主要是由一個佝僂老人和一個未成年的孩童演繹,就是因為她們都沒有演出經驗所以更真摯的表達了人性的真善美和濃濃的祖孫情,就是因為電影除了主角其余配角都是當地的村民所以使影片更加真實,就是這樣一部飽含真情,引人深思的電影,怎能不值得你花88分鐘的時間去觀看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