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涼樹姑娘
前段時間各種關于“富養”的文章真的是占據很多個平臺。看過之后的確覺得被富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甚至關乎未來。
可是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運,有一個良好的家境,真知灼見的父母,懂得如何培育和投資孩子的?
試想?誰不希望自己多才多藝,見多識廣?可是,擁有這樣的機會只有小部分人,而我,是注定被劃分在那大部分人當中。
18歲之前,我沒有離開過那座十八線的小縣城,沒有去過肯德基或是麥當勞吃過漢堡,不知道地鐵怎么搭,不知道怎么在網上購物。
但那時,身邊的人都跟我一樣,沒有見過什么世面,會的東西也不多。
在父母眼里,有飯吃,有書讀就已經很好了,況且他們能給我們的,也只有這么多了。
所以我一直想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直到我上了大學,才算真正踏出了那個生活了快二十年的小縣城。
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我是那么無知,原來世界那么大!
身邊有太多優秀的同齡人,分分鐘把你比下去,他們有的能講流利的英語,有的會彈琴,有的唱歌特別好聽,而我,貌似啥也不會。
甚至有的時候我也會在心里嘀咕:要是我的家境跟你們一樣,說不定我比你們還厲害呢?現在看來,完全就是小女孩的幼稚想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明白,沒有被富養的孩子,更要努力自己富養自己。沒有被富養,不是你可以不優秀的借口。
朋友A是個主播,不僅普通話講得好,英語也是杠杠的,走起路來,總帶著一股自信的風。
如果不是早就認識她,你根本無法將她與幾年前那個操著一口濃厚口音的普通話,怎么看都土里土氣的姑娘聯系在一起。
剛來大城市的她曾經因為自己的口音和穿著被同事取笑,看著別的女生都是氣質不凡,總覺得自己與這里的一切格格不入。
可是她不想離開這里,再回到那個落后的縣城。努力,成為了她唯一的籌碼。
每個月領到的薪水,她除了房租和吃飯,剩下的劃成兩份,一份攢著留給家人,一份去學習英語。普通話就每天睡覺之前一個小時聽錄音自學。
整整兩年,從山里來的丫頭蛻變成都市白領。
很多人都看到她如今月薪3W以上的光鮮,卻不知道她在暗地里使了多少勁兒。
她曾經跟我說:“能夠被富養的孩子確實很幸運,可是如果這份幸運沒有落到你的頭上,你要做的,不是埋怨命運或者父母,而是應該自己制造幸運,自己靠著努力去富養自己。”
前段時間她送給我一副油畫,說是自己畫的。我很驚訝,她不好意思的說最近在學繪畫,畫得不太好,叫我別嫌棄。
那畫畫得確實很一般,可是那些勾勒的線條,搭配的色彩以及精致的裱框都足以證明她的用心。那個時候真的覺得,努力富養自己的姑娘比被富養要美得多了!
所以,親愛的,如果你有幸被富養,請好好珍惜,如果沒有,那就要自己學會富養自己。這個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但是你的努力,不僅可以讓它看起來平和一點,最重要的是能成全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