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成長的媽媽。
女子結婚生子后,升級為媽媽,很多就放棄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則”,看上去悠然自在,輕松灑脫,生活穩定,令人羨慕。是為“成長的斷崖”。“四十歲死,八十歲埋”是這個年齡的人,特別容易往兩個方向走,要么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魅力;要么視野越來越窄,與外在世界非常疏離。
很多媽媽自認為選擇了一條安逸的路,結果卻被動地陷入煩惱的泥沼。到頭來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很多人覺得繞過一條困難的路,繞了一大圈后發現,其實難題沒有解決,還是需要面對。
2、被孩子逼迫成長的媽媽。
養育孩子的過程,會讓我們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長歷程和思維模式。我們成長中積累了很多暗傷,許多成長任務并沒有完成,與孩子相處,這些問題再次浮出水面,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媽媽承擔的教育責任更重一點。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寬才好。低到塵埃里,洗手做羹湯,本來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僅僅懂得柴米油鹽,會離孩子的精神世界越來越遠。
兒不嫌母丑,僅限于孩子對世界對人生沒有感知的時候。
3、自我主動成長。
當我們不再逃避,勇敢面對問題,也意味著離開心理舒適區,進入不確定的狀態。世間最美的花朵,都開在最艱辛的枝頭,成長就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每個問題解決之后,我們的人生都變得更通透,更順暢,不會再被同一塊石頭絆倒。而每個困境背后,都隱藏著人生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