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干貨迷了眼,用心的文字總會發光

作為一名寫作初學者,一個剛剛開始碼字就問題百出的堅持者,盡管蹉跎,但我一直在努力,放慢節奏,深深體味這次經歷,希望能夠在不斷摸索中,慢慢收獲屬于自己的成長。

[1]干貨文、標題黨最容易火

寫作前幾個月,像任何一個仿佛遇到摯愛、撿到珍寶的人兒一樣,我興奮的投入到持續的輸入和輸出中,每天閑暇時間都是用來讀簡書,看熱門文章,尋找寫作規律。

圖片來自網絡

一般干貨文是點擊量最高的,例如如何閱讀一本書、如何寫作、如何進行時間管理、如何做運營…,畢竟網絡時代,信息大爆炸,大家的時間都有限,更加希望通過知識共享,用較少的時間獲得更多的價值。

標題黨有時候也容易迷人眼,印象最深刻的是曾經有一位作者寫了一個非常吸引人眼球、華麗的標題,正文第一句話就是“對不起,我又標題黨了”。標題可以說是一篇文章的門面,在知識碎片化時代,某些時候可能比內容效力更大。只有標題起好,才有可能激發讀者的閱讀欲望,獲得點擊量,實現知識、思想的共享與交流。

最初幾個月,我一直在努力學習和模仿網絡熱文的寫作風格,偶爾一兩篇也能夠獲得不錯反響,但問題竟也隨之產生:一方面,我本就是一個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不斷成長著的人,哪有那么多干貨可以持續輸出,被榨干、緊迫的感覺每天如影隨形,著實令人不舒服;另一方面,迎合大眾,違著自己的本心,書寫自己不擅長的文字,每篇文章都會耗費更多心力,磕磕絆絆中寫作成為了一項苦力活。

[2]“熠熠為光的世界,我只寫有質感的文字”之紫健

簡書簽約作者紫健,曾寫過這樣一篇文章“熠熠為光的世界,我只寫有質感的文字”。

知道紫健,是4月22日世界讀書日那天,第一次參加簡書組織的線下活動,就深深地被她的文字所吸引,以至于后來她的每篇文章都會去讀。

她的文字很溫暖,正如其人一樣,每篇文章也都是來源于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毫無矯揉造作,也不會故意博人眼球,而是對現實生活的真情觸發,讀完總能給人以溫暖和感動,令人心靜了下來。

圖片來自網絡

紫健在文中說:

對于寫作,我首先想說的,就是,你一定要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每個人的經歷有限,但又是無比獨特而寶貴的,清晰而明確的認識你自己,會讓你的寫作之路事半功倍。

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好一件事,并不是因為能力不夠,而是委屈自己做了不擅長的事,因為并不是任何事只要努力就能做得出色。所以,如果寫作是你所熱愛的事,你應該有信心去做好它。別抱太多功利心去想別人接受與不接受,多問問自己心里喜歡不喜歡。

紫健是一個科班出身的文字作者,她只寫自己想寫、有感而發的文字,雄厚的知識積累,以及對生活的極強敏感性,令她的每篇文字都能夠以小見大,帶給人感觸,令人回味。

也許我們沒有紫健的功底,但正向紫健說的那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用心去寫,肯定會遇到能夠與自己產生共鳴的人。

[3]用心的文字總會發光

對于喜歡寫作的人來說,寫作本應是件輕松的事兒,而不應該是通過改變自己去迎合任何人,否則勞神勞力不說,委屈了自己,最終可能也會適得其反。而且不是由心而發,竭力編造出來的文字,又怎么能夠引起讀者共鳴,收獲認可呢?也許只有真實,才會感人。

圖片來自網絡

記得我第一篇通過首頁投稿的文章是“原來這也是自卑”,當時竟沒有一絲興奮,因為當你把自己一刀一刀的解剖開來,分析了個底兒朝天的時候,又何來激動興奮之有。

“打敗你的從來不是忙累”是由于好友遇到了困惑,于是將自己一段時間以來的全部經驗悉心寫出,發乎心底的想去幫她,這篇文章是到目前為止我唯一一篇點擊量過萬的文章,也是我雖不成熟,但情感本身的流露,用心在書寫生活。

曾有人問我:讀書筆記寫的不錯,怎樣寫讀書筆記?當時我的回答是:其實許多次,在寫之前,拿起筆,我根本不知道要去寫些什么,于是心底默默告訴自己“靜下來”,當我安靜地去思考“這本書究竟帶給了我什么”的時候,一切都變得簡單了起來,只想自己的收獲,然后一氣呵成的寫下去,就這樣寫完。

答案真的就是這么簡單,用心去寫自己的感受,這才是獨一無二的東西。你把心都寫了出來,總會遇到和自己一樣的讀者。

圖片來自網絡

用心去寫收獲的不僅是自己,更是輕松。通過寫作,時不時地來梳理一下生活,離自己越來越近,生的會更加真實,活的也更加明理。寫作也不再變得像想象般的那么艱難,畢竟每個人心里都開著一朵花,只要經常去照拂,會越開越燦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