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先生創業幾年了,除了想做事,我仍然覺得他創業應該是要掙錢。我和豬先生有著截然不同的金錢觀,豬先生特別喜歡掙錢,也喜歡花錢,能讓他開心的事,就是花錢。而我是必須有存款才有安全感的人,做個理財基金,一年2%的利率都恨不得和理財經理干一架的人。
現在聽的投資見的投資多了,有時候豬先生說個幾千萬的費用,我都是一臉看不上的表情,就好像我已經見過了幾千萬一樣。然而,人對金錢的接受程度確實沒有底線。
我從來不鄙視愛錢的人,愛錢天經地義,為什么總是談錢就傷感情呢。
兜里有錢的感覺,就是無論和什么人進什么場所你都有底氣,在這個狗眼看人低,凡事看人衣的社會,你的車你的衣你的包,直接決定了別人對你的態度。
兜里有錢的感覺,就是我爸生病時,醫生跟我說一支進口藥的費用是2萬而且不能報銷時,我有底氣說,用,不用猶豫;是我如果懷了孕,雙方父母都不能照顧我時,我能去的起最好的私立醫院,不用掛號不用依靠爹媽的底氣;更是旅行時,能夠住的好吃的好,讓爹媽坐的起頭等艙的底氣。
該花的錢花,該背的債背。去年年初,我突然覺得房價有了走高的趨勢,動了心思想換房。豬先生也被我說的動了心,我們十年前買的房,現在每平已經漲了10倍都不止。我盤算著應該不是個賠本的買賣。
買的時候精挑細選,永遠是看了好的看不下差的,最后選的一定是比預期超出一點的才能夠滿意。我們出手很快,也幾乎一夜之間背上了巨額貸款。
我媽媽和婆婆看著這么高的貸款,頭搖的簡直像撥浪鼓。我說十年前我們買房時,一個月幾千的貸款,你們也是同樣的表情。如果沒有十年前的房子,你現在也買不到這個更好的房子啊。兩個月后,我買的房子已經又漲了百分之三十。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好的投資,我只知道這房子對我是剛需,應該買就不要手軟。能做的就是繼續工作,繼續掙錢,繼續攢錢,繼續用錢掙錢。
買完房后,除了留夠爸爸的治病費用和基本的生活費用,我們基本一夜回到了解放前,重頭來過。
去年雙十一,我除了給我爸買了個電動洗臉盆,分文沒花。我開玩笑說,我窮的只剩房子了。這半年多,能不買的東西絕不買,該買的東西絕不手軟。在財政極其緊張的時候,我仍然會給豬先生選擇好的保險,提供醫療保障,抵御意外風險。
可是,好一點的房子不是為了讓自己過的更好一點嗎?我從來不認為說買一平米廁所的錢能夠出國轉一圈兒是好的,但可能是對的,因為每個人的安全感來源并不同。
我只知道我的安全感,就是買了房,我要掙旅行的錢,旅了行,我要掙買好吃的錢,吃飽了,我還得掙買口紅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