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一早趕7 點的火車,鬧鐘定到5點,3點半就醒了,四點半起來,也就睡兩個小時多,醒來沒有看意識有沒有先行。忘記了。
地鐵上靜心50 分鐘。容易掉入身體的感受。第二次靜心中午沒到50分鐘,大概40 分鐘,被書的頁碼牽著,還剩十分鐘坐不住了,起來矯正頁碼。昏沉,不知道怎么就昏沉了。
第三次靜心,晚上泡澡25分鐘,也是差5 分鐘坐不住出水的。有個煩躁在,一直都在。晚上的靜心從來沒有這么糟心過。覺得過了好久,一看時間才15 分鐘。煩躁,身體各處都煩躁,心里,手部,胳膊,每個小煩躁都讓我想爬起來直接倒床上,像火在燒。心里賴到無數次,堅持到還剩5 分鐘,終于沒熬住上床睡了。
哪個是我啊,覺知在哪啊,看著身體和情緒的起伏,和跟著他們走了,分別是什么?身體的感受是啥樣的?想找這個感覺,是不是要掉入感受中了?
文鋒說找到你的日常生活的那根繩子,白天練習了打字時和自己在一起,下班回家走路,練習了腳掌和大地接觸,讓腳的每一部分和地面接觸。
和七第二天:4:30分醒來,沒睜眼去看自己的意識,感覺好沉重,常規我們說沒睡醒的那種狀態,實際是人不清明吧。好一會,才感覺意識清醒,睜開眼起床靜心。
點香,靜心時間1小時15分鐘。相比昨晚好了好多,沒有煩躁感了。昨晚的煩躁像是被電和火燒。覺知是怎么還是沒頭緒。當念出現,或身體疼痛時一看就沒了,特別是念頭,心里就懷疑這是斷念嗎?
白天做了沅汐布置的功課。念頭一升起反觀,果然止住了。這和斷念有什么不同呢?知止和斷念的區別是什么?
晚上8點泡澡,9:10分第二次靜心,感覺時間好緊張啊,50 分時鬧鈴響,睜眼破功,后又靜了一會心。起念時用白天反觀法去回看,念一下就止住了。感覺反觀是從胸口看過去,更容易止。而我以前好像從后背那里看的,很容易跟著跑。難道覺知在身體前面,不在身體后面?肯定不是啊。中間我打盹幾次,這次迅速拉回來,在還沒真的打過去之前。
開始第三次靜心,先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