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紅|書籍會帶你去往哪里?

文/沉香紅

搬家時,家里人想扔掉我過去撿來的兩個輪胎,我并未同意,因此它雖然破舊,卻依舊同我一起住進了這個有落地窗,大陽臺的新房。

記得讀書的時候,很希望有一個筆筒,但那時還不舍得買,便用易拉罐瓶磨掉外殼,做了一個簡易筆筒。筆筒的外包裝是我的課程表,每天去學校帶什么書,全靠課程表決定。

剛工作那會,月薪不過八百多,租完房子、吃住,也就所剩無幾。那時想養花,還不舍得花幾十塊去買一個陶瓷花盆,公司的院落有很多廢舊的木頭,我挑挑揀揀一些,公司一位年長的叔叔有手藝活,他叮叮當當幫我一會就釘了一個木制花盆。

談戀愛后,想給男友生日當天一個驚喜,買了蛋糕,炒了菜,想如果能吃一頓燭光晚餐就好了。可是忽然發現少了燭臺,我在自己收集的廢品里挑出來一根硬鐵絲,用手使勁氣力將它盤成底座,再繞一個愛心的形狀,又把最尖端朝上,接著用房間的紅毛線繞了又繞,一個簡單的燭臺就上桌了。

生活中心靈手巧的姑娘很多,有人DIY手機殼,有人DIY背包,但是我喜歡DIY生活。

輪胎改成沙發,最早的靈感來源于作家三毛的一張在撒哈拉沙漠的家里,與荷西的相片。

書籍會帶你去往哪里?

那是一個家具極其簡單的家,卻富有情調與詩意。

我坐地鐵去文藝南路買布料,選最喜歡的東北花布做成了兩個大抱枕,又買了兩片碎花布。回到家里洗洗涮涮輪胎,曬干。

先放抱枕上去,再鋪上碎花布;鼓鼓囊囊的一個沙發就坐好了;接著坐在上面,趴在我的小圓桌上寫作、看書,喝咖啡就非常愜意了。

有人說,生活的價值等同于你身邊物品的價值,而我卻覺得,生活的價值等同于我們生命的特質與色彩,或者說,等同于我們內在的智慧。

書籍可以讓我們單一的思維變得復雜,多樣,也可以讓我們的生命豐富,有質感。不讀書的人,看待問題只考慮眼前的利益得失,而時常閱讀的人則從書本里學會了不同的思維。

最近干兒子要中考,我跟他開始研究起了考試作文,其中當然包括了掩耳盜鈴,拔苗助長,黔驢技窮,狐假虎威等寓言故事。當然在與他講塞翁失馬的時候,他就覺得原來人可以這么聰明。

書籍會帶你去往哪里?

一個人丟失了一匹馬,所有人都替他悲嘆,他卻笑了。他說:說不定這是好事呢。果不其然,過了一段時間,這匹馬不僅自己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來了另一匹馬。

這時大家都歡呼雀躍,而他卻開始皺眉,別人問他,你為什么不開心呢?他卻說道:為什么要開心呢?這不見得是什么好事。結果不久之后,他的小兒子因為喜歡騎馬,而從這匹馬上摔了下來....

還有一則與之相近的告誡人們要學會換位思考的寓言故事。

一個老太太有一個大女兒賣雨傘,二女兒賣太陽帽。老太太整日愁眉苦臉,郁郁寡歡。一個聰明人過來問老太太為何每天這么不開心?老太太說:每天下雨的時候我就愁二女兒太陽帽賣不出去,可是天晴的時候我又愁大女兒的雨傘沒人買。

那人哈哈大笑說:老太太你要這樣想,每次下雨的時候,大女兒的雨傘有人買了,天晴的時候二女兒的太陽帽也可以賣出去了。

老太太一聽言之有理,瞬間豁然開朗起來。

生活缺少這樣的例子嗎?有許多人丟失第一匹馬的時候就開始怨天尤人,抱怨社會,抱怨親戚朋友,有人撿到一匹馬的時候又覺得自己發了橫財。有人每天眼睛里只去盯自己沒有得到的,從來看不到自己已經擁有的。

書籍教會了我們什么呢?先別說是否讓你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至少它能幫你看清楚什么是皇帝的新裝。

倘若說苦難是一筆財富,那么對于那些一輩子都在吃苦卻從來都沒有真正站起來駕馭生活的人,這財富到底帶給他們什么呢?

我那晚與周漠探討關于如何將苦難轉換為財富的話題,我覺得其實苦難本身并不能變為財富,甚至會讓一個人生命暗淡無光;但是在吃苦的過程中,你給生活注入思考,注入苦難一些智慧,那么你與那些同樣吃苦的人,會有一天出現很大的區別,你把苦難變為了彈簧,跳躍到一定的生活高度,而大部分人一輩子都在盲目的吃苦,盲目的受罪。

書籍的魅力就在于它幫人們開啟了通往智慧的那扇門,人們擁有了這樣的智慧,才能讓所有的力氣變為階梯,最終通往理想的方向。

我總覺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石頭上刻出來雕像,并不是所有人能在白紙上畫出蒙娜麗莎,并不是所有人能讓黑白琴鍵流淌出《致愛麗絲》,那些擁有智慧的人,發掘了藝術,也讓一部分生命從此有了靈魂,并且真正讓心靈繁花似錦……

那些擁有情懷的人,總是能過得活色生香,而這一切情懷的來源是書籍教會了我們如何去思考生命的價值。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