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我們常常會有疑問,為什么很多人嚷嚷著痛苦不堪,卻始終不尋求改變或解決之道?
其實,答案很簡單:他們能從這痛苦中獲益。
女生小芝沉浸于失戀的痛苦中不可自拔,來找我做咨詢。她心心念念地恨那個負心薄幸的男生,痛訴他一開始的甜言蜜語和后來的無情狠絕:“你知道嗎?他一開始說無論如何都會陪著我,可是,他說分手后就把一切聯系方式都斷絕了!他怎么做得出!”
我問她:“你們是因為什么原因分手的?”
她恨恨:“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他老隨口說一些謊話,可又說不好,一下子就被我拆穿。比如,他明明還沒出家門來接我,卻偏偏要騙我說已經出來了。我一聽背后聲音那么安靜就知道他在說謊!我真不明白他為什么要撒這么無聊的謊?他難道就不知道謊說多了會讓我們女人對男人漸漸失去信任嗎?有了懷疑的愛情還怎么繼續?”
我說:“可是,你剛剛說,提出分手的是他。他為什么要和你分手呢?他的理由是什么呢?”
她的眼神一下子閃爍起來:“他說是因為我脾氣太暴躁,老是沖他發火,他覺得自己太壓抑了……但是,他要是不騙我,我怎么會對他發脾氣呢?!”
從她后來的講述中,我了解到,她的童年經歷很是不幸,父母親之間經常爆發嚴重的爭吵,盛怒之下的父母都會拿她出氣。十幾年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這個女孩雖然一心渴望愛,但卻根本無從學習與他人正常交流的方式。
她對待愛的方式只有一種:驗證。她會不厭其煩地用各種方式來驗證男友是否愛她:他有沒有及時回短信,接電話;他有沒有準時來接她下班;最重要的是,在她大發脾氣時,能不能容忍她一次又一次的無禮取鬧,無條件地留在她身邊安慰呵護。
每一次男朋友做到了,她都很感動,但是,她內心很清楚,自己的無理取鬧會傷害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于是,一邊幸福一邊隱隱痛苦著,下一次,她更要迫不及待地驗證。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爭吵,折磨,兩個人的感情最終磨到一分不剩,男朋友轉身離開。
在這段感情中,她確實很痛苦。幾乎每時每刻,她都被“自己可能會被放棄”的負面預期所煎熬,因此,她的本能驅使著她一次又一次地折騰。是的,她很可憐,但是,她的可憐并不能掩蓋這樣一個事實:她做錯了。她將自己的滿足建立在了他人的痛苦之上。
她得到了什么滿足?每一次驗證之后,她都會沉浸在“我是被人愛著的,我沒有被放棄”的巨大快樂中,用這種快樂來抵擋童年生活留下的陰影,來安慰內心那個在父母尖利吵罵下瑟瑟發抖的小女孩。
不管那些沉浸在痛苦中的人們有沒有意識到,他們之所以耽于痛苦,正是因為這痛苦使他們獲益。
夾在老婆和情人中間左右為難的男人,無比痛苦于自己對兩方責任的難以兩全。但是,他絕難意識到,真正讓他下不了決心的,是必須放棄一方的痛苦:老婆的賢惠顧家不可或缺,情人的嫵媚體貼也絕難割舍。
沉湎于怨恨父母的子女們,潛意識中也許是想將自己部分的人生責任轉移到他人身上,以逃避承擔自身命運的重荷。當我們要自己承擔起每一個人生選擇的后果時,這種壓力常常令人退縮。
甚至,某些被家暴得死去活來的女人,潛意識里可能是想避免承擔萬一離婚之后金錢與社會地位雙重失落的打擊。同時,她為孩子所做出的隱忍與奉獻,讓她在心態和道德上相對丈夫站在了一個制高點上。
我們每個人都會本能地拒絕承認自己的錯誤,害怕承擔責任,而痛苦,常常就成了最好的借口。
做了這么長時間的心理咨詢師,我發現人最難的,是讓自己受苦。
人生苦難重重,很多人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與痛苦作斗爭,試圖將它完全消滅。殊不知,只要有思想就會有痛苦,痛苦是我們活著的代價。如果有人說他完全沒有痛苦,那么他不是麻木,便是無知。人若是以完全消滅痛苦為目標,只會在痛苦與失望中越陷越深。
唯一的解決之道,便是接受“痛苦會永遠存在”這樣一個事實,并努力弄清楚:我的痛苦根源究竟是什么?只有知道了真正原因,你的改變才會是有效的。
想要成為一個真正幸福的人,就要對自己狠一點,舍得讓自己多受點苦。自省作為化腐朽為神奇的關鍵,一定要時刻滲透于我們的生活之中。這樣,我們才能避免吃無意義的苦,我們所受的苦才可能滋養身心,成為成長的助力。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咨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系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復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詢,咨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志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