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選擇中醫》一章十三節——扶正即是救命

扶正即是救命

? ? 由此以觀,治療疾病不過是祛除邪氣,恢復正氣。其方法,或補助之,鼓舞之,或祛除之,都是以促進機體治愈為目的的方法。《黃帝內經》所謂“治病當求其本,順其志。”就是這個意思。至于疾病的治與不治,不在中藥的功效,而在于正氣的機轉。

生命在于正氣,不在藥物。即使藥物進入體內,也必需信賴正氣的運化而能取得治療之效。簡單地來說,藥物在死人身上是沒有效果的。因為死人沒有正氣。正氣尚存,則藥物若能取效。正氣消散,藥石難復。即使華佗再世,亦將束手無策,付諸命運而已。以前扁鵲治虢太子的尸厥,天下皆說其能生死人而肉白骨,扁鵲說:自生者,我起之。意思是說,病人自已尚有正氣,我不過是幫助了正氣而已。

再看當今醫院之重癥監護病房,多是些垂危的病人。如果真正是屬于正氣衰危的,醫圣張仲景也不能復其生,但也有正氣尚存,而醫生不識,繼續濫用寒涼藥物傷害正氣,則病人之死,醫者為禍良多。醫者不自查,病家居然亦不自查。則病人之死,非但與醫者無關,反見病家送禮感謝辛苦云云。如此觀之,則世人之愚昧,醫者之蠢笨,可以想象矣。

綜上所述,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正氣因病變而不足者,必借重于治療,而治療必須顧正氣,二者宜相輔而行。如果不治療而單獨依賴正氣,則病情必難以恢復,而且可能會發生種種變化。如果只祛邪而不扶正氣,藥石亂投,則病人死于醫反而多于死于病。

所謂中醫,簡單的來說,是中庸之醫,是中正不偏之醫。何為中正,何為不偏不倚?我認為生命本身最有發言權。什么是生命?生命是正氣的表現形式。因此,正氣才決定著是否中正。而如果正氣不足,應該如何保持中正呢?當然是扶助正氣,使之充足以中正之。奈何這樣的道理卻不被世醫理解,每每濫以清熱解毒為治療大法,大病小病全要寒涼滋陰。如此陰盛則陽衰,生機因此減退,中正之既然不可能,治療結果自然也不會好。因此說,舍卻正氣的治療,全是錯誤的治療。不顧正氣的醫學,根本不足以稱之為救命手段!!按照這個理論來看來當前的兩種醫學體系。中醫如此,西醫也當如此。來看當前的醫療現狀是,庸醫殺人無數,反而未見社會警醒。且庸醫依然在殺人,而病家依然前仆后繼地前去送死。如此現狀,病家之錯耶?醫者之錯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如果需要原文檔(因文體限制,部分表格無法呈現)請聯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醫仲景協會整理收集 《內經選...
    陶墨閱讀 34,603評論 0 33
  • 論人法于天地 [原文]人者,上稟天,下委地,陽以輔之,陰以佐之。天地順則人氣泰,天地逆則人氣否。天地有四時五行,寒...
    天一書社閱讀 5,891評論 0 18
  • 選型 結構設計大賽,顧名思義比的最主要的就是結構設計,而不是什么拼裝之類的。所以說一個好的結構選型,就能引導出一個...
    zyc93821閱讀 505評論 0 1
  • 當人性散養 人心開始流離失所 那么再是屬于人的一切也都變了最原始的模樣 沒有感情,殺戮始終 我們來到世上,本該以善...
    簡寫鏡頭閱讀 664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