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百花成蜜后,為兒辛苦為兒甜

在拉薩遇見的小孩子,都長得機靈俏皮得緊,雖然皮膚不見得細膩光滑,但妙在那一雙眼睛,真正的炯炯有神,仿佛能夠攝住人的靈魂。

不過我想五湖四海的孩子可能都如是,眼睛里洋溢神采光芒,讓人一眼望去,如獲至寶,真覺生命難得,就像五湖四海的孩子,最后都寞寞成長,褪去青澀,變得小心翼翼,庸庸碌碌一個樣。

上帝創造孩子,為著散播希望,等到自己老大不小,希望的火苗漸漸微弱了,于是不得不逼上梁山地生出新的孩子,繁衍出新的希望,來延續這荒唐而美麗的生命的鎖鏈。

這樣想起來,傳宗接代的遺訓不是不良苦用心的。

我還記得第一天輾轉奔波,抵達客棧的時候,忽然從客棧前邊的甬道里躥出五六個活潑機靈的男孩兒來,我拉著行李箱,背著厚厚的包,天氣干燥,一路的風塵,仿佛忽然被他們清透爽朗的笑聲洗滌干凈。

那時節,浩浩蕩蕩的天上是鮮活的陽光,樸樸素素的人間是跳躍的陽光,連那孩子的開懷大笑里,也是一抔一抔把握不住卻嗅聞得到的陽光。

他們一起追逐游戲,大喊大叫,那種原生態的自然情懷,渾然天成,純粹飽滿,對于經歷了一些滄桑的人來說,是最無副作用的補藥。

忽然就想起那句老掉牙的,其實很有幾分「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的論調——「年輕就是好啊。」或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說《懸崖山莊奇案》里的大偵探波洛感嘆的,對我來說,現在凡是年輕的都是美的。啊,青春哪,青春。

可惜大多數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話說了一小半就撇開所有清清爽爽地溜走了,卻忘了補個豹尾——

這樣的年輕也應該是有條件,有門檻的,我指的是,健康而聰明,平和而安逸的年輕,才是好的。

要說最最好的,還是童年時期,心性是粗胚,卻是比圓圓滿滿的精致更難得俏皮的好素質,是未拿來補天的頑石,心里是空的。

后來的人們,就忙不迭地各個往他的靈魂里填塞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執己見的賢良淑德,于是苦口婆心地讓他照搬學樣,每個人都有他的一套,每個人的那一套都不保證十全十美,也不保證十惡不赦,關鍵他自己的生長體系也有一套,如此錯綜復雜,連篇累牘,久而久之,愈加分辨不清善惡對錯觀了。

所有的成年人都是模棱兩可的,適可而止的,游走在得過且過,睜眼閉眼的境地里拉扯。

所以失心瘋,精神錯亂的多數是手腳健全,心智發育的,成年人,而不是孩童,因為他們腦袋里沒有太多自己無法承受的精神包袱。

小孩子喜歡用無辜的眼睛來看待世界,一切圍繞自己轉,放肆就干干脆脆地放肆,反正有人撐腰,哭就盡情盡性地哭,笑就不分場合的笑,反正他們是被保護的對象,他自己也十分明白這個道理,大人哄出來的,所以他們十分聰明地懂得捏住大人的辮子頤指氣使。

然而孩童的智慧也就這么區區一點了,發散得再厲害也生不出多大的風浪,所以讓人覺得可憐兮兮,便也任由他們去。

有時候坐公交車,會有三兩歲的幼童睜著煌煌的眼睛盯著我瞧,那樣充滿好奇和疏離的表情,我朝他看過去,他也不會懂得成年人,所謂的對著陌生人長久地瞧是不禮貌的規矩,依然一廂情愿,自我主義地行使著他的特權,我也不好再理,只面對著窗外默默地笑起來。

或者打開可口可樂的拉環,自得其樂地喝幾口,然后故意低下頭來,打厚厚的嗝,嚇一嚇他們。

偶爾會在心里想,孩子喜歡看一個人,大抵是因為那人好看,或者有趣,再或者就是古怪,卻不知道,我應該是屬于里面的哪一種。

呆在家里的時候,姐姐帶著她的兩個孩子回娘家,清晨我才剛睡醒,或者洗漱完畢翻書看的時候,小外甥女會輕輕悄悄地將門推開,站在門框邊好奇地朝房間里打量。

我偶爾瞥見,也只是在心底泛起輕柔恬淡的愛悅,也不會去招呼她,除非她自己愿意堂而皇之地顯露真身。

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個活潑俏皮的孩童一樣,純潔得所謂精明世故一滴不剩,因為英雄無用武之地,因為不值一文,因為那樣的狀態,真的反人類。

我常常想,要改變成年人的性情,最切實有效的方法,還是讓他成為父母,要檢驗一個人是不是真的善良,也是讓他成為父母。

因為養育孩子這回事,不僅要花很多很多的錢,還要投入很多很多的精力,要傷很多很多的腦筋,要有很多很多的耐心。

孩子一笑,歲月靜好,孩子一哭,山崩地裂,瞬間六神無主,什么事也做不成。

如果沒有相當的誠心和耐心,這日日夜夜的瑣碎折磨是挨不過去的。

不過想到孩子一天天成長,懂得叫爸爸媽媽,懂得向你示弱討好,能夠讓你追尋自己過往影蹤,再多苦難似乎也值得。

看著姐姐的孩子一個個出生,我雖然有時候揶揄她,生得勤快,看能否養得勤快,更現實點,看能不能掙錢掙得勤快,哄孩子睡覺哄得勤快,換尿布換得勤快,接送上下學,看顧寫作業周全得勤快。

說是這樣說,想到他們溫柔聽話時候,那樣俏皮可愛,仿佛瞬間獲得救贖,我如此,姐姐想來也是如此。

想到在他們身上,或許能夠捕捉一點自己的頑劣和溫馴,許多時候,心態也變得溫和細膩。

這時節,即使明白那句蒼涼的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也無暇顧及了。

人終究是目光短淺的,能拼得一些眼前的歲月歡喜就足夠了,瞻前顧后,未雨綢繆太多,買到巧克力擔心融化,買到新衣服擔心舊了,活得好好的憂愁死了,根本沒有幸福可言。

一個人逛書店,看到類似《小王子》《彼得潘》《木偶奇遇記》《綠野仙蹤》之類的童話書也會情不自禁地流連,把它們從書柜上取下來摩挲摩挲,好想如此就能喚回一點童心依舊似的。

說到底,人是極度古怪,極度矛盾,極度扭曲的生物。

年輕的時候,為賦新詞強說愁,著急忙慌地未老先衰,等到紅顏遲暮,或者不惑之年的時候,就開始唏噓惆悵,哎,光陰一去不復返,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簡直是一路行走,一路丟失,一路彷徨,一路嘆息,這樣想,人生一趟,好沒意思。

最好是像童話里的彼得潘一樣,永遠都不會變得老邁,永遠只那巴掌大,穿活潑俏皮的綠色衣裳,想飛的時候就飛,想捉弄誰的時候就盡情搗鬼,想忘記一個人的時候就真無所謂,那樣日子會不會比較容易過。

不過,即便是童話里的小飛俠,也得懲奸除惡,替天行道,和惡魔海盜斗智斗勇,以身犯險,而且也得受七情六欲的苦,會因為照顧不周,心有偏愛而被善妒貪心的小仙女埋怨指責,哎,看來沒有所謂的十全十美,這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